臨床執業微生物考試輔導:微生物的共生
更新時間:2013-05-07 15:59:07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微生物的共生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協作,彼此分離就不能很好地生活。
共生一詞在英文或是希臘文,字面意義就是“共同”和“生活”,這是兩生物體之間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體之間的吞噬行為。術語“宿主”通常被用來指共生關系中較大的成員,較小者稱為“共生體”。共生依照位置可以分為外共生、內共生,就外共生而言,共生體生活在宿主的表面,包括消化道的內表面或是外分泌腺體的導管;而在內共生,共生體生活在宿主的細胞內或是個體身體內部但是在細胞外都有可能,而20世紀末的科學家研究結果推測,細胞內的葉綠體和粒線體也可能是內共生的形式之一。
微生物的共生
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協作,彼此分離就不能很好地生活。地衣就是微生物間共生的典型例子,它是真菌和藍細菌或藻類的共生體。在地衣中,藻類和藍細菌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作為真菌生長繁殖所需的碳源,而真菌則起保護光合微生物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真菌還能向光合微生物提供生長因子和運輸無機營養。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生體,是微生物與植物共生的又一典型。由于彼此雙贏,所以稱為互惠共生。菌固定大氣中的氮氣,為植物提供氮素養料,而豆科植物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長,同時,還為根瘤菌提供保護和穩定的生長條件。許多真菌能在一些植物根上發育,菌絲體包圍在根面或侵入根內,形成了兩者的共生體,稱為菌根。一些植物,例如蘭科植物的種子若無菌根菌的共生就無法發育,杜鵑科植物的幼苗若無菌根菌的共生就不能存活。微生物與動物互惠共生的例子也很多,例如,牛、羊、鹿、駱駝等反芻動物,吃的草料為它們胃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但這些動物本身卻不能分解纖維素,食草動物瘤胃中的纖維素分解菌能夠將其分解成糖,并被其它菌轉化成有機酸,最后經氧化,成為動物的主要能量來源。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