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臨床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輔導:男病人導尿術


臨床醫師實踐技能之男病人導尿術是醫師實踐技能操作的重要,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操作步驟】
1.清潔外陰:依次消毒陰阜、陰莖、陰囊。然后左手用無菌紗布裹住陰莖將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自尿道口向外后旋轉擦拭尿道口、龜頭及冠狀溝數次,每只棉球限用一次。如病人外陰分泌物較多,需協助病人清洗外陰。
2.消毒外陰:戴無菌手套,鋪無菌洞巾,將尿道外口露出。操作者用無菌紗布裹住陰莖并提起,使之與腹壁成60度角,將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依次消毒尿道口、龜頭及冠狀溝。每個棉球只用一次。
3.插導尿管:右手用無菌鑷子夾住涂以無菌液狀石蠟的導尿管端3~5cm處緩緩插入尿道,插人尿道約15~20cm,相當于導尿管的1/2長度,見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左右。
【注意事項】
1.用物必須嚴格消毒滅菌,并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進行,防止尿路感染。導尿管選擇大小應適當。
2.導尿過程中,囑病人勿移動肢體,以保持原有的體位,避免污染無菌區。
3.女病人導尿時,操作者要仔細辨認尿道外口的位置。導尿管一旦誤入陰道,應立即更換導尿管后再重新插入。
4.男性尿道較長,有三個狹窄兩個彎曲,因此,插管時動作要輕、穩、準。如在插管過程中受阻,稍停片刻,囑病人做深呼吸,減輕尿道括約肌的緊張,再緩緩插入導尿管,切忌用力過猛過快而損傷尿道黏膜。
5.若膀胱高度膨脹,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1000ml,以免導致虛脫和血尿。
6.留置導尿術常選擇雙腔氣囊導尿管,根據氣囊尿管的特殊結構,一般將尿管插入膀胱見尿后需再插入6cm以上,注入無菌生理鹽水5~10ml,并下拉尿管至有輕微阻力感即可,避免對尿道的損傷。留置導尿如超過3~4周以上,為保持膀胱容量,應采用間斷引流的方法,可將引流橡皮管夾住,每3~4h開放1次。
7.留置導尿管時,應每天消毒尿道外口,引流袋每天更換1次,導尿管5~7天更換1次,留置導尿應接沖洗裝置,以免置留過久而有尿鹽沉積堵塞或發生感染。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