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臨床醫師技能考點:泌尿生殖系支原體感染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相關內容,下面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發病原因
在15種人類支原體中有7種更常見于泌尿生殖道。現概要介紹生殖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
1.生殖支原體生殖支原體外觀呈燒瓶狀,高0.6~0.7μm,底寬0.3~0.4μm,頂寬0.06~0.08μm,末端有一棒狀結構。在一般培養基中不生長,在不含醋酸鉈的SP-4培養基中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37℃。能發酵葡萄糖,不能分解精氨酸及尿素。生殖支原體生長非常緩慢,在再次傳代培養時生長較快。在液體培養基及有氧情況不可以生長。生長后培養基呈細顆粒狀,微濁。在含5%CO2的N2環境中,該支原體可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形成“油煎蛋”樣菌落,菌落大小極不一致,直徑為20~200μm,可被紅霉素和其他一些抗生素抑制。它能黏附于玻璃、塑料以及上皮細胞表面,而且侵犯并進入上皮細胞內,還具有滑動能力,且有吸附人及動物紅細胞的能力。
它的基因組有600Kbp,是所有支原體中基因組最小的。其黏附結構(MGPa)為1.4×105膜蛋白質。
2.解脲脲原體解脲脲原體曾稱為T支原體(T-mycoplasmas),屬人支原體科脲原體屬。有12個血清型分A、B兩大群。是能在無細胞培養基內繁殖的最小自由生活型原核微生物。在液體培養基中以球形為主,直徑約50~300nm,單個或呈雙排列,能通過0.45μm微孔濾膜,無細胞壁,革蘭染色陰性,但不易著色,姬姆薩染色呈紫藍色。與其他支原體不同的生物學特征是其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氨和CO2,可使酚紅的培養基由黃變紅。它可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但營養要求高,需供給膽固醇、酵母和尿毒。它有三層細胞膜,內外兩層蛋白質,中層脂質。抗原性主要來自細胞膜和尿素酶,脂質部分和尿素酶為其特異性抗原,可作為免疫原誘生特異性抗體(IgM)。胞內含核糖體和雙股DNA.因無細胞壁,易被脂類溶媒、乙醇、清潔劑、特異性抗體和補體溶解。
(二)發病機制
病原體侵入人泌尿生殖系后,黏附到黏膜細胞表面定位繁殖,可穿入上皮細胞。支原體的致病力低,除產生神經毒素外,不產生劇烈的外毒素。它對細胞與器官的傷害,可能與其分泌有毒代謝產物有關。
病理改變與細菌性所致者相似。解脲脲原體圍生期感染最易受累的臟器為胎盤組織,絨毛膜羊膜。胎兒和新生兒肺、腦基本的病理所見為急慢性炎癥性病變。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