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化膿性炎
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化膿性炎 $lesson$
化膿性炎(suppurative or purulent inflammation)以嗜中性粒細胞滲出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為特點。化膿性炎多由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大腸桿菌)感染所致,亦可由組織壞死繼發感染產生。膿性滲出物稱為膿液(pus),是一種渾濁的凝乳狀液體呈灰黃色或黃綠色,膿液中的嗜中性粒細胞除極少數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數已發生變性和壞死,稱為膿細胞。膿液中除含有膿細胞外,還含有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少量漿液。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膿液較為濃稠,由鏈球菌引起的膿液較為稀薄。化膿性炎依病因和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表面化膿和積膿、蜂窩織炎和膿腫。
(1)膿腫(abscess) 膿腫為限局性化膿性炎癥,其主要特征是組織發生溶解壞死,形成充滿膿液的腔。膿腫可發生于皮下和內臟,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這些細菌可產生毒素使局部組織壞死,繼而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之后嗜中性粒細胞崩解釋放出蛋白溶解酶使壞死組織液化形成含有膿液的空腔。金黃色葡萄球菌可產生血漿凝固酶,使滲出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素,因而病變較局限。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層粘連蛋白受體,使其容易附著并通過血管壁而進入血中,在其他處產生遷徙性膿腫。小膿腫可以吸收消散,較大膿腫由于膿液過多,吸收困難需要切開排膿或穿刺抽膿。膿腔局部常由肉芽組織包裹、修復。
癤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圍組織的膿腫。癤中心部分液化變軟后,膿液便可破出。癰是多個癤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組織中形成許多相互溝通的膿腫,必須及時切開排膿。
(2)蜂窩織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蜂窩織炎是指疏松結締組織的彌漫性化膿性炎,常發生于皮膚、肌肉和闌尾。蜂窩織炎主要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鏈球菌能分泌透明質酸酶,能降解疏松結締組織中的透明質酸,鏈球菌能分泌鏈激酶,溶解纖維素,因此細菌易于通過組織間隙和淋巴管擴散,表現為疏松結締組織內大量嗜中性粒細胞或膿細胞彌漫性浸潤。
(3)表面化膿和積膿 表面化膿是指發生在粘膜和漿膜的化膿性炎。粘膜的化膿性炎又稱膿性卡他性炎,此時嗜中性粒細胞向粘膜表面滲出,深部組織的嗜中性粒細胞浸潤不明顯。如化膿性尿道炎和化膿性支氣管炎,滲出的膿液可沿尿道支氣管排出體外。當化膿性炎發生于漿膜、膽囊和輸卵管時,膿液則在漿膜、膽囊和輸卵管腔內積存,稱為積膿(empyeina)。
(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出血性炎癥灶的血管損傷嚴重,滲出物中含有大量紅細胞。常見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和鼠疫等急性傳染病。
上述各型炎癥可單獨發生,亦可合并存在,如漿液性纖維素性炎、纖維素性化膿性炎等。在炎癥的發展過程中一種炎癥可轉變成另一種炎癥,如漿液性炎可轉變成纖維素性炎或 化膿性炎。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醫師考試論壇 臨床醫師考試博客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