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梗死的類型
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梗死的類型
1.貧血性梗死 多發生在組織結構致密、側支循環不豐富的實質器官,如脾、腎、心肌及腦。因組織致密而容納血液較少;梗死區組織崩解,吸收水分、壓力增加而將血液擠出,因此梗死區呈灰黃或灰白色。
2.出血性梗死 常發生在組織疏松能容納多量血液的器官如肺、腸,梗死前先有嚴重的靜脈淤血更是先決條件,因肺有雙重血管(肺動脈及支氣管動脈)供應,腸有腸系膜上動脈及下動脈,二者之間吻合支豐富。嚴重的靜脈淤血,使靜脈內壓升高,一支動脈阻塞時,另一支的血流難以進入,即可發生梗死。梗死后,原淤積的靜脈血從破損的血管漏人病變區,肺、腸的組織結構疏松,可容納漏出的血液,故梗死區呈暗紅色。
3.敗血性梗死 由帶有細菌的栓子引起,在梗死形成的同時,組織發生化膿性感染。
(梗死的病理改變
肉眼改變:由于各器官動脈分支的狀態不同,梗死的形態亦不一致。脾、腎的動脈呈樹枝狀分布,故梗死灶呈楔形,尖端指向血管堵塞的部位,基底緊靠器官的表面,顏色灰白,心冠狀動脈分支不規則,故梗死灶呈地圖狀。腦梗死多形成液化性壞死,稱腦軟化。肺的動脈也呈樹枝狀分布,故梗死灶亦呈楔形,顏色暗紅。腸系膜動脈呈扇形分布,故梗死灶呈節段形。
鏡下改變:梗死灶內的實質細胞及間質均呈凝固性壞死,一般在血管阻塞12-24小時后,實質細胞即可壞死。梗死邊緣因有鄰近吻合支的供應,間質尚保持完好而呈一不完全梗死區與正常組織過渡。其外圍有不等量中性粒細胞形成的白細胞浸潤帶,維持5 ~7天后,由于白細胞崩解而消失。此外,梗死邊緣小血管可擴張淤血及出血,形成出血 帶。出血性梗死則在梗死區內見到出血,與邊緣的出血帶混為一體。
- 2010醫師筆試考后交流與成績查詢

- 2011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預測

- 小貼士:2010醫師考后必知流程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預測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的確定方法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預告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醫師考試論壇 臨床醫師考試博客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