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輔導: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病理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病理改變
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發生于大動脈(主動脈)和中動脈(冠狀動脈、腦底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等)。按其病變發展過程,分4個階段:
(一)脂斑、脂紋期 這是本病早期改變。肉眼觀動脈內膜出現黃色的斑點和條紋,即脂斑和脂紋。脂斑的帽針頭大,均平坦或微隆起于內膜表面。鏡檢脂斑和脂紋是動脈內膜下由吞噬了大量脂質而胞漿呈泡沫狀的細胞,即泡沫細胞聚集而成。環 球 網校
泡沫細胞一部分為巨噬細胞源性,即血液中單核細胞滲入內膜下吞噬脂質而形成的。另一部分的泡沫細胞,更多的是來自內膜原有的平滑肌細胞和穿過內彈力板的中膜平滑肌細胞。它們在生長因子刺激下,生長活躍,吞噬分解脂質,成為肌源性泡沫細胞。此期內膜病變對機體無明顯影響,當病因消除后病灶可完全消退。
(二)纖維斑塊期 由脂斑脂紋期發展而來,其形成主要由于泡沫細胞崩解釋出的,脂質和各種生長因子的刺激,使周圍和內膜表面結締組織增生。肉眼為隆起于內膜的灰黃色斑塊,隨后逐漸變為灰白色、蠟滴狀。這是由于膠原纖維不斷增加及玻璃樣變,脂質被埋于深層的緣故。鏡檢斑塊表面為一層纖維帽,由多量平滑肌細胞和膠原纖維及細胞外基質組成;纖維帽下有不等量的平滑肌細胞、巨噬細胞和泡沫細胞。環 球 網校
(三)粥樣斑塊期 已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細胞毒性,當其被巨噬細胞攝取,而又超過了對其清除能力時,可引起泡沫細胞壞死。巨噬細胞源性泡沫細胞壞死后,釋放出許多溶酶體酶,促進其他細胞壞死崩解,形成粥樣斑塊。粥樣斑塊是由纖維斑塊深層組織壞死,并與脂質混合而成。肉眼可見斑塊表面為一層纖維帽,深層為黃白色、粘稠粥樣物質。鏡檢典型的粥環 球 網校樣斑塊,表面為纖維結締組織,可有玻璃樣變;深層為無定形的壞死崩解物,內有膽固醇結晶、鈣化等;底部有肉芽組織,外周可見少量泡沫細胞。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考試博客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