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臨床執業醫師醫學心理學復習重點:異常心理


1、異常心理:
心理異常,是在大腦生理生化功能障礙和人與客觀現實關系失調的基礎上產生的對客觀現實的歪曲的反映。心理異常一詞是對許多不同種類的心理和行為失常的統稱。其表現可以是嚴重的,也可以是輕微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變態行為、情緒障礙這樣的詞來對此加以描述和區分。
2、異常心理的判斷標準:
1)自身主觀體驗的標準。是自我知覺和體驗所做出的判斷,是個體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受個人知識及經驗影響,也受個體對自己心理狀態的接受程度的影響。
2)醫學標準。主要用于對異常心理的病因作出判斷。
3)社會適應標準。從社會文化背景的觀點出發,異常是指那些偏離所在社會文化的心理及行為并引起個體感到對社會的適應不良。
4)統計學標準:通過對各種心理變量建立正常常模,以此常模作為判斷標準。
3、當今最普遍的研究異常的方法包括:
(a)生物醫學模式;該理論認為異常是軀體的生物學原因所至,如疾病、外傷、中毒或發育缺陷。按照生物醫學模式,心理異常的癥狀表明一個潛在的生理紊亂或功能障礙可能源于基因、神經生化、神經解剖或一個疾病過程所致。生物醫學模式堅持還原論的觀點:認為所有的異常都可以還原到最基本的生物水平上的改變, 心理現象能夠簡化成相應的生物學現象。
(b)精神動力學的模式;精神分析理論認為: 變態心理是個體無意識沖突不能得到合理解決的結果。本能的沖動與內化的社會規范之間的沖突是基本的沖突, 這些沖突通常會產生焦慮。而焦慮是變態心理的根源。精神分析治療異常的觀點 精神分析法:自由聯想;夢的解釋;揭示無意識的心理沖突,在意識的層面加以解決。
(c)學習模式,異常行為是由環境決定的,是習得的。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環境的產物,因為行為的原因是外在的。
治療的觀點:重新的學習,行為矯正。
(d) 社會文化理論,什么人有異常或什么是異常經常因社會文化的差異而存在異議. 有些異常是幾乎所有文化都被認為異常的.
4、異常心理形成的原因
(1)生物學因素:疾病、遺傳因素、生化和藥物
(2)心理因素:心理動力學派、行為學派、人本主義理論
(3)社會文化因素:動蕩、戰爭、經濟、政治、宗教、文化、風俗、生態、家庭、人際關系
以上是內容是2020臨床執業醫師醫學心理學復習重點:異常心理!各位考生可以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在近期為大家發布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筆試成績查詢、合格分數線、證書領取、二試安排等內容。當然關注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小伙伴們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