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臨床執業醫師生理學考點精講:突觸傳遞和神經反射


【突觸傳遞和神經反射考點精講】
1.化學性突觸傳遞的過程: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使突觸前膜發生去極化,當去極化達一定水平時,引起突觸前膜上的電壓門控Ca2+通道開放,Ca2+內流。突觸前膜內Ca2+濃度的增高,引起突觸小泡向前膜移動和前膜接觸、融合,最終導致前膜以出胞方式釋放神經遞質。遞質經突觸間隙擴散到達突觸后膜,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引起突觸后膜上某些離子通道開放(或關閉),導致突觸后膜發生一定程度的去極化或超極化。這種突觸后膜上的電位變化稱為突觸后電位。
2.突觸后電位主要有興奮性突觸后電位(EPSP)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兩類。①EPSP機制:突觸前膜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突觸后膜Na+內流增加→去極化→興奮;②IPSP機制:突觸前膜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突觸后膜Cl-內流增加→超極化→抑制。
3.影響化學性突觸傳遞的因素:①遞質的釋放量主要取決于進入末梢的Ca2+量。②凡能影響遞質重攝取和酶解代謝的因素都能影響突觸傳遞。③影響受體(如筒箭毒堿、α-銀環蛇毒等可阻斷骨骼肌終板膜上的N2受體)
4.兩種神經反射的比較
【突觸傳遞和神經反射進階攻略】
了解突觸傳遞和反射弧的過程,另外要注意EPSP和IPSP都是哪種離子內流。另外注意幾種反射的概念。
1.負反饋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糾正控制信息的效應。
負反饋調節的主要意義在于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在負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平時處于穩定狀態。如呼吸運動的調節。
2.正反饋反饋信息不是制約控制部分的活動,而是促進與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
正反饋的意義在于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處于再生狀態。生命活動中常見的正反饋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以上是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臨床執業醫師生理學考點精講:突觸傳遞和神經反射。各位考生可以提前免費預約短信,環球網校將在近期為大家發布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筆試成績查詢、合格分數線、證書領取、二試安排等內容。當然關注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小伙伴們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毦粤〖玻?/a>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