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臨床執業醫師《運動系統》章節重點及備考習題-脊柱和骨盆骨折


相關推薦:2020臨床執業醫師《運動系統》章節重點及備考習題匯總
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工作已經全面開啟,準備報考的同學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來獲知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報名時間!
脊柱和骨盆骨折考點:
考點 | 細目 |
1.脊柱骨折 | (1)分類 (2)臨床表現 (3)影像學檢查 (4)診斷 (5)急救搬運 (6)治療 |
2.脊髓損傷 | (1)分類 (2)臨床表現 (3)診斷 (4)并發癥 (5)治療 |
3.骨盆骨折 | (1)臨床表現 (2)診斷 (3)并發癥 (4)急救處理 (5)治療 |
習題見下一頁
一、A1
1、雙側恥骨上下支骨折,無明顯移位,哪種治療方法最理想
A、蚌式石膏固定
B、僅臥床休養即可
C、骨盆懸吊牽引
D、切開復位
E、手法復位夾板固定
2、骨盆骨折并腹膜后出血休克,經積極搶救,未見好轉時,應立即
A、結扎髂外動脈
B、結扎髂內動脈
C、結扎髂總動脈
D、結扎髂內髂外動脈
E、結扎髂內髂外動脈和靜脈
3、骨盆骨折合并尿道完全斷裂,最好的處理是
A、采用橡皮導尿管導尿
B、采用金屬導尿管導尿
C、膀胱穿刺
D、膀胱造瘺
E、尿道吻合術
4、對于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損傷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處理,順序是
A、骨盆骨折-尿道損傷-休克
B、休克-尿道損傷-骨盆骨折
C、休克-骨盆骨折-尿道損傷
D、尿道損傷-休克-骨盆骨折
E、同時處理休克和尿道損傷-骨盆骨折
5、關于脊柱外傷與脊髓損傷的關系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脊髓損傷節段與椎骨受傷平面不一致
B、胸椎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脫位多無脊髓損傷
C、有的病例表現為明顯脊髓損傷,但X線片卻無骨折脫位
D、屈曲型骨折脫位造成骨髓損傷最多見
E、椎管狹窄患者,脊柱創傷更易發生脊髓損傷
6、脊柱骨折造成脫位并脊髓半橫切損傷,其損傷平面以下的改變是
A、雙側肢體完全截癱
B、同側肢體運動消失,雙側肢體深淺感覺消失
C、同側肢體運動和深感覺消失,對側肢體痛溫覺消失、
D、同側肢體運動和痛溫覺消失,對側肢體深感覺消失
E、同側肢體痛溫覺消失,對側肢體運動及深感覺消失
二、A2
1、男性,馬車翻車時砸傷下腹部,查體:恥骨聯合處壓痛,擠壓試驗陽性,膀胱脹滿,橡皮導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導尿管尖端見血跡,此時應考慮
A、導尿管插入深度不足
B、導尿管插入方法不對
C、導尿管阻塞
D、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斷裂
E、骨盆骨折合并膀胱損傷
2、患者男性,27歲,工地高空墜落受傷,出現血壓下降,腹脹,腹痛。查體見髂骨擠壓分離試驗陽性,雙下肢不等長,會陰部淤斑。最可能的診斷是
A、股骨干骨折
B、股骨頸骨折
C、脊柱骨折
D、髖關節脫位
E、骨盆骨折
3、患者男性,38歲。車禍致傷。查體:骨盆擠壓和分離試驗陽性,下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對腹腔臟器損傷診斷最有價值的檢查是
A、腹部X線平片
B、血常規
C、腹部CT
D、腹部B超
E、腹腔穿刺
4、某建筑工人,從高處墜落,腰背挫傷,雙下肢弛緩癱瘓,來院急診。檢查見腰部不能活動,雙側腹股溝以下感覺、運動及反射消失。X線顯示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入院后2小時其雙下肢功能逐漸恢復。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
A、脊髓受壓
B、脊髓水腫
C、馬尾損傷
D、脊髓震蕩
E、脊髓出血
5、患者男性,50歲。高空墜落傷。查體:呼吸困難,頸部壓痛,雙肺聞及痰鳴音,四肢癱瘓。X線片顯示C4~5骨折脫位。首先采取的處理措施是
A、應用呼吸興奮劑
B、氣管切開
C、頜枕帶牽引
D、手術復位固定
E、頸托制動
6、20歲,男性。夜間騎自行車,頭朝下跌于壕溝,發生四肢不全癱。X線片顯示齒狀突骨折伴半脫位,此時在治療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石膏領固定
B、顱骨牽引固定
C、吊帶牽引
D、環枕固定術
E、切開復位內固定
7、某患者,從馬車上摔下,頭后枕部著地,頸部活動受限,下頸椎壓痛明顯,四肢癱,軀干感覺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溫覺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診斷首先考慮
A、頸椎間盤突出癥
B、頸椎骨折脫位并頸髓損傷
C、頸部軟組織損傷
D、頸椎骨折脫位并臂叢神經與腰骶叢神經損傷
E、胸椎骨折并脊髓損傷
8、男性,35歲。2個月前由高處跌落,發生第1腰椎壓縮性骨折,雙下肢不全癱,CT片顯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1腰椎后緣骨嵴壓迫。此時應采用
A、自身功能復位
B、雙踝懸吊復位
C、椎板切除減壓術
D、兩桌法復位
E、椎管側后方減壓術
9、樞椎齒突基底部骨折,但無移位,環椎亦無移位。枕頜吊帶牽引2周后,頸痛減輕,活動范圍增加。3周后離床活動,6周后頸痛再次加劇,活動明顯受限,并逐漸出現四肢無力與癱瘓,這種遲發性癱瘓的原因,是
A、遲發性血腫壓迫
B、椎管內纖維質增生壓迫
C、脊髓血運障礙
D、黃韌帶增厚
E、環椎遲發性前脫位
10、患者頸椎外傷截癱,查體:雙上肢屈肘位,屈肘動作存在,伸肘功能喪失,損傷部位是在
A、2~3頸椎之間
B、3~4頸椎之間
C、4~5頸椎之間
D、5~6頸椎之間
E、6~7頸椎之間
11、患者男性,28歲,高空墜地,現場見:患者清醒,胸10~11壓痛,劍突以下感覺運動障礙,正確的急救搬運方法是
A、二人扶架而走
B、一人背運
C、患者平臥木板搬運
D、一人摟抱
E、一人抬頭,一人抬足
12、女性20歲。因外傷致第4、5頸椎骨折并發頸髓損傷,四肢呈弛緩性癱瘓,高熱40℃,持續數日不降,應采取何種降溫方法
A、口服APC
B、冬眠療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溫
E、以上都不是
13、患者男性,36歲。車禍致腰背部受傷,腰部活動明顯受限,雙下肢出現弛緩性癱瘓,大小便失禁。傷后1小時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好轉。最可能的診斷是
A、脊髓挫傷
B、脊髓受壓
C、脊髓出血
D、馬尾神經損傷
E、脊髓震蕩
三、A3/A4
1、建筑工人不慎墜樓,腰劇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二便功能障礙
<1> 、經X線平片檢查,診斷為胸腰段屈曲型壓縮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為進一步明確骨折片向椎管內的移位情況,下列哪項檢查是最有價值的
A、MRI
B、CT
C、ECT
D、脊髓造影
E、B超
<2> 、除手術外,傷后早期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
A、抗生素
B、止痛劑
C、甘露醇與大劑量糖皮質激素
D、防止褥瘡
E、留置尿管
<3> 、現場搬運的正確方法
A、平托法
B、單人摟抱法
C、雙人摟抱法
D、側臥搬運法
E、背馱法
2、某礦工,男,43歲,因塌方事故時被泥土、礦石壓埋致傷。當時不能站立,腰部疼痛無力。雙下肢不能自主活動,雙腹股溝以下感覺消失,急送醫院。
<1> 、下列搬運方法正確的是
A、一人背
B、兩人抬上肢,兩人抬下肢
C、一人抬頭,一人抬足
D、摟抱
E、三人用手平直托起,保持軀體平直
<2> 、假設X線片顯示椎體單純壓縮性骨折,壓縮不到1/3,其首選的治療措施是
A、兩桌法過牽復位
B、手術內固定
C、石膏背心外固定
D、仰臥于木板床上
E、手術脊椎融合
<3> 、骨盆骨折的并發癥不包括下列哪項
A、腹膜后血腫
B、直腸損傷
C、尿道損傷
D、坐骨神經損傷
E、脊髓損傷
3、患者男性,33歲,從高處跳下時,雙下肢頓時感到無力。
<1> 、正確的急救運送方法是
A、一人抬頭,一人抬腳運送
B、一人抱著運送
C、躺在木板床上運送
D、雙人扶著讓患者走
E、一人背著運送
<2> 、在急診室首先做的影像學檢查是
A、B型超聲
B、核素骨掃描
C、CT
D、MRI
E、X線
<3> 、如果檢查顯示胸12壓縮性骨折超過1/5,并有骨塊進入椎管,應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早期背伸鍛煉
B、雙桌法過伸復位
C、及早手術解除脊髓壓迫
D、牽引
E、仰臥硬板床,背部墊高
四、B
1、A.立即窒息死亡
B.四肢全癱
C.上肢屈肘動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喪失,下肢癱
D.下肢痙攣性癱
E.下肢弛緩性癱
<1> 、頸椎2~3骨折脫位合并脊髓嚴重損傷
A B C D E
<2> 、頸椎4~5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
A B C D E
<3> 、頸椎6~7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
A B C D E
參考答案見下一頁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恥骨聯合骨折無明顯移位、無分離時僅需臥床休息3~4周。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盆和盆腔內臟器血供主要來自骼內動脈,因此結扎它可以減少出血。
供應骨盆壁及盆腔臟器的血管主要是髂內動脈發出的壁支及臟支。髂內動脈起自骶髂關節,到坐骨大孔上緣分為前后兩干,髂內動脈長約4cm,于骶髂關節前方由髂總動脈分出后,斜向內下進入盆腔。其前外側有輸尿管越過,后方鄰近腰骶干,髂內靜脈和閉孔神經 行于其內側。主干行至坐骨大孔上緣處一般分為前、后兩干,前干分支多至臟器,后干分支多至盆壁。髂內動脈按其分布,又可分為壁支與臟支。 主要考慮到髂內動脈對盆腔臟器的供血非常豐富,當我們止不住血時結扎至少能夠為進一步抗休克做提前準備。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骨盆骨折時后尿道損傷在膜部,受牽拉尿道兩斷端間有移位,故很難用導尿方法修復,最合適的方法是手術行尿道吻合。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折本身不會危及病人生命,且治愈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放在最后,由其導致的血管損傷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故首先處理休克,必要時手術糾正,保證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前提下,下一步糾正尿道損傷保證患者排尿生理功能正常,同時也可避免尿液外滲到盆腔引起嚴重并發癥。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A.脊髓損傷節段與椎骨受傷平面不一致:正確,存在幾個椎體的差異。
B.胸椎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脫位多無脊髓損傷:沒有這個說法。
C.有的病例表現為明顯脊髓損傷,但X線片卻無骨折脫位:正確,比如脊髓震蕩
D.屈曲型骨折脫位造成骨髓損傷最多見:正確,一般脊柱受到損傷,都是因為強大的外力作用。
E. 椎管狹窄患者,脊柱創傷更易發生脊髓損傷:狹窄本身會加重損傷。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髓半橫切損傷屬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分為四種,其中Brown-Sequared綜合征,亦稱為脊髓半切綜合征,為脊髓一側受損,傷側的運動和本體感覺喪失,而對側的痛覺和溫覺喪失。
二、A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膀胱脹滿可以排除膀胱損傷。
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戰時則為火器傷。骨盆骨折創傷在,半數以上伴有合并癥或多發傷。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并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
有骨盆骨折時,恥骨支處有明顯壓痛。(此題中患者的外傷史和疼痛均支持骨盆骨折),對骨盆骨折的病人應經常考慮下尿路損傷的可能性,尿道損傷遠較膀胱損傷為多見。患者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道口溢血現象。(題中:膀胱脹滿,橡皮導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導尿管尖端見血跡符合此診斷)雙側恥骨支骨折及恥骨聯合分離時,尿道膜部損傷的發生率較高。 所以此題選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斷裂。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有高空墜落史,出現血壓下降,髂骨擠壓試驗陽性,雙下肢不等長,會陰部淤斑,可以首先診斷骨盆骨折。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骨盆擠壓和分離試驗陽性提示骨盆骨折,下腹壓痛、腹肌緊張提示存在腹膜炎,可行診斷性腹腔穿刺,對診斷腹腔臟器損傷有重要意義。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脊髓震蕩是脊髓遭受強烈震蕩后立即發生弛緩性癱瘓,操作平面以下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全部喪失,因在組織形態學上并無病理變化發生,只是暫時性功能抑制,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即可完全恢復。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病史可以診斷為頸髓損傷,現出現呼吸困難,應該盡早氣管切開。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題中問“最先采取的措施”,故選B。
齒狀突骨折臨床分為3型,1型可用予圍領固定6~8周,2型行顱骨牽引解剖復位,齒狀突骨折處螺釘固定或頭頸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3型可行頭頸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考慮先牽引,后擇期手術或緊急手術。)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該患“頭后枕部著地,頸部活動受限,”提示骨折的可能。
“下頸椎壓痛明顯,四肢癱,軀干感覺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溫覺消失。”提示脊髓受損的表現。
此題的分析要結合患者的受傷部位,及受傷后的表現來作出診斷。
患者頸部活動受限,出現頸髓受損的表現,所以考慮選項B的診斷。
題中并不能體現脫位骨折的重要體征,但是出現頸髓受損的表現,都應該考慮椎體出現了骨折或脫位。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2月前發生第一腰椎壓縮性骨折,雙下肢不全癱,CT顯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一腰椎后緣壓迫。診斷①第一腰椎壓縮性骨折②陳舊性脊髓損傷 截癱。出現脊髓損傷時,要盡早治療,傷后6小時是黃金時期,24小時內是急性期。治療方式是整復骨折脫位,使脊髓減壓并穩定脊柱。應盡早恢復椎管矢狀徑。
在這道題里,依據題意,首先要做的是治療陳舊性脊髓損傷所造成的不全癱。A、B、D都不正確。患者骨折發生在胸腰段,只有E選項是可選的,依據見下。
單純脊柱骨折的復位
1、自身功能復位法:是指脊柱骨折后,正確地將墊枕放置在傷椎后突處,逐日增高,在傷后一周內可以達到15-18厘米厚,使軀干保持伸展的位置。
2、兩桌法過伸復位:用兩張高度相差30公分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軟枕,傷員俯臥,頭部置于高桌上,兩手把住桌邊,兩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恥骨聯合部懸空,利用懸垂的體重約10分鐘后即可逐漸復位。復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時間需3個月。
3、雙踝懸吊法:即俯臥,懸吊雙踝,復位后同樣上石膏背心固定3個月。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環樞椎骨折與脫位:在頸椎屈曲型損傷時,環椎橫韌帶斷裂,環椎向前脫位。也可樞椎齒突基底部發生骨折、環椎向前脫位。兩種情況均可引起脊髓損傷。但因斷裂之齒突與環椎一齊向前移位,脊髓受壓的危險性較小。樞椎齒突基部骨折時,也可能因當時環椎移位不明顯,而被忽視,骨折未能及時固定而不愈合或延遲愈合,以后癥狀減輕,病人開始活動時,可發生環椎遲發性脫位或遲發性截癱。環樞椎亦可發生伸展型骨折-脫位,齒突基底骨折,環椎向后脫位,黃韌帶擠入椎管內,引起脊髓損傷。暴力垂直向下,擊于頭部,擠壓側塊,使其向兩側分開,環椎前、后弓較薄弱,可發生骨折。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頸椎骨折、脫位合并頸髓1到4損傷,稱高位截癱。表現為四肢癱瘓,多由于呼吸肌麻痹而迅速死亡。頸椎5平面以下損傷,由于膈神經未受累,所以仍可維持呼吸,而上肢活動功能喪失;頸椎6平面損傷,肩部能活動,能屈肘,但不能伸肘、伸腕,手指不能活動。頸椎7平面損傷,則頸8胸1神經受累,該神經支配的小魚際肌肉癱瘓,能伸肘、伸腕,不能屈無名指、小指和對掌。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保持病人頭、頸、胸、腰、臀、下肢處于同一水平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頸髓損傷后出現交感神經紊亂,失去出汗和血管收縮功能,病人可以出現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亦可有表現為持續低溫。
針對此現象,采取物理降溫即可,頸脊髓拉傷時,由于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對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喪失了調節和適應的能力,常出現高熱或低溫,高熱時一般采用物理降溫,如用空調調節室溫、冰敷、溫水擦浴等。低溫時應做好保暖工作,但避免用熱水袋,以防燙傷皮膚。
冬眠療法降溫是通過藥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體溫中樞調控體溫,而此時患者由于頸髓損傷,已經失去了對周圍環境溫度調節和適應的能力,所以此時冬眠療法效果不好。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脊髓震蕩 屬于輕微的脊柱損傷,具有傷后感覺、運動、反射消失快,好轉亦快的特點。
三、A3/A4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CT可以顯示椎體骨折情況,有無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內,故符合題意;但需要注意的是CT不能顯示脊髓受損情況,若題干敘述為了解脊髓損傷情況則要選MRI。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該患者考慮: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
綜合治療。
①脫水療法。應用20%甘露醇200毫升;每日1~2次,目的是減輕脊髓水腫。②激素治療。應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對緩解脊髓的創傷性反應有一定意義。③一些自由基清除劑如維生素E、A、C及輔酶Q等;鈣通道阻滯劑,利多卡因等的應用被認為對防止脊髓損傷后的繼發損害有一定好處。
留置尿管也是處理方式,但是相對而言沒有甘露醇與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重要,因為這兩項主要是用于控制顱內壓。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傷者應考慮脊髓損傷,故搬運時頭、頸、胸、臀、腿要處于同一水平進行搬動,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臨床表現考慮為脊柱損傷,因此正確的搬運方法為E。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兩桌法過伸復位:用兩張木桌,一張較另一張高約25~30cm左右,桌上各放一軟枕。傷員俯臥,頭部置高桌上。兩手把住桌邊,兩大腿放低桌上。注意使胸骨柄和恥骨聯合處露出。兩助手一人住傷員兩側腋部,另一人握雙側小腿,防止傷員墜落,利用懸垂之體重約10分鐘后即可逐漸復位。年大或體弱者,在兩桌之間再放一桌,上放軟枕,支持腹部(三桌法)。有側立移位時,用手法先矯正側方移位。復位后即在此位置包石膏背心固定。石膏干硬后即鼓勵傷員起床活動。固定時間約3個月。在整個固定期間,堅持每日作背肌鍛煉3~4次,每次10~30分鐘,逐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成年人的脊髓于第一腰椎下緣移行為馬尾神經,在骨盆后部的骶管內是馬尾神經,骨盆骨折不可能傷及脊髓。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高處跳下,雙下肢無力,考慮脊髓損傷所致截癱,因此應選C。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骨科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是X線。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胸椎單純性壓縮性骨折超過1/5可用雙桌法過伸復位,但有骨塊進入椎管,不宜復位,應手術治療。
四、B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脊髓中支配呼吸肌的運動神經元位于第3-5頸段(支配膈肌)和胸段(支配肌間肌和腹肌等)前角。頸椎2~3骨折脫位合并脊髓嚴重損傷說明是上頸髓損傷,表現為膈肌和腹肌的呼吸肌全部癱瘓,病人表現為呼吸極度困難,出現發紺,窒息死亡。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頸髓損傷后特點總結:①C1~C4→上頸髓→上肢硬癱+下肢硬癱;②C5以下→下頸髓→上肢軟癱+下肢硬癱。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頸椎6~7骨折會引起臂叢神經的損傷,出現相應的上肢的病變。同時有截癱的表現。
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分享的“2020臨床執業醫師《運動系統》章節重點及備考習題-脊柱和骨盆骨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點擊下方按鈕,可免費下載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模擬試題!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