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內分泌考點梳理:垂體腺瘤


點擊查看:2018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代謝、內分泌系統》新舊教材變化
垂體腺瘤的分類、檢查和治療:
垂體腺瘤分類:
(1)按腫瘤大小分類:微腺瘤:腫瘤直徑<10mm;大腺瘤:腫瘤直徑10~30mm;巨大腺瘤:腫瘤直徑>30mm。
(2)按細胞嗜色性分類:依據蘇木素、伊紅染色((HE染色))光鏡觀察結果,可分為嗜酸性細胞瘤、嗜堿性細胞瘤、嫌色細胞瘤和混合性細胞瘤。該分類臨床指導價值有限,現少用。
(3)按功能分類:①有分泌功能的垂體瘤,占垂體瘤65%~80%:激素分泌性腫瘤是垂體瘤中臨床表現最為復雜、治療方法的選擇多樣、臨床預后轉歸各異的一類垂體瘤。
A.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PRL瘤),是垂體分泌性腺瘤中最常見的腫瘤,多數為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閉經、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低減。在非選擇性尸檢中,PRL微腺瘤占23%~27%,其中大多數生前沒有任何癥狀。
B.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GH瘤),本病以青中年發病較多。主要表現為巨人癥或肢端肥大癥。
C.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型垂體瘤(ACTH瘤),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紫紋。
D.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TSH瘤)。主要表現為高代謝的癥狀怕熱、多汗、體重下降、心慌房顫等。
E.其它還有FSH、LH型垂體瘤。臨床主要表現為女性月經紊亂、不育,男性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低減、不育等。
F.混合性腫瘤:激素分泌型腫瘤可以是單獨發生,也可以是兩種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腫瘤,臨床表現也有相應的混合癥狀。
G.未分類腺瘤②無功能腺瘤:占垂體瘤20%~35%,用常規的方法測定血清激素濃度不增加。無內分泌功能腺瘤是惟一的在老年期發病,尤其在男性呈遞增趨勢的腺瘤。
(3)按生物學行為分類:①侵襲性垂體腺瘤,生長突破其包膜并侵犯硬腦膜、視神經、骨質等毗鄰結構的垂體腺瘤,是介于良性垂體腺瘤和惡性垂體癌之間的腫瘤,其組織學形態屬于良性,生物學特征卻似惡性。侵襲性垂體腺瘤的壞死、卒中、囊變發生率明顯高于非侵襲性垂體腺瘤。②非侵襲性垂體腺瘤。
垂體腺瘤檢查:
1.內分泌學檢查
應用內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測定腦垂體的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濾泡刺激素、黃體生成激素等,對垂體腺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
2.影像學檢查
(1)蝶鞍像為基本檢查之一。在垂體瘤很小時蝶鞍可以沒有變化,由于腫瘤日漸長大,可致蝶鞍擴大、骨質破壞,鞍背侵襲等。
(2)CT檢查采用靜脈注射造影劑增強后,可顯示出5mm大小的垂體腺瘤。更小的腫瘤顯示仍有困難。
垂體腺瘤治療:
1.手術治療
主要包括開顱手術和經蝶竇手術治療。
2.放射治療
對垂體腺瘤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腫瘤發展,有時使腫瘤縮小,致使視力視野有所改進,但是不能根本治愈。
3.藥物治療
溴隱亭為半合成的麥角胺生物堿,能刺激垂體細胞的多巴胺受體降低血中催乳素的作用。服用溴隱亭后可使催乳素腺瘤縮小,可恢復月經和排卵受孕,也可抑制溢乳,但溴隱亭不能根本治愈催乳素腺瘤,停藥后可繼續增大,癥狀又復出現。此外溴隱亭對生長激素細胞腺瘤也可減輕癥狀,但藥量大,療效差。
預防感染、對癥治療,有并發癥者針對并發癥處理。糾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為主藥,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意電解質及體液平衡,術中補充失血。
點擊下方按鈕,下載臨床執業醫師完整版高頻考點預測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