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理特征-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病理學考試輔導
2018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已開始,環球網校搜集整理了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病理學備考資料“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理特征-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病理學考試輔導”,希望對你的備考有幫助。更多考試資料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不定時更新相關內容。
1、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癥狀與慢性阿米巴病不易區別,但大便檢查不能發現阿米巴,且經抗阿米巴治療仍不見效時可考慮本病。
2、基本病理變化:
①各種炎性細胞浸潤。
②腺體紊亂、破壞、萎縮、基底膜斷裂、消失。
③隱窩膿腫、潰瘍。
④黏膜下水腫、纖維化。
⑤杯狀細胞減少,甚至消失,上皮再生。
3、其發病機制有人認為遺傳易感者,再通過外源因素使腸黏膜損傷,致敏腸道淋巴組織,導致免疫調節和反饋失常,形成自身免疫反應,而出現慢性、持續的炎癥性反應。參與炎癥反應的細胞成分有巨噬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細胞、T和B淋巴細胞、ADCC及NK細胞。參與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有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前列腺素樣物質(prostaglandin)、白三烯(leukotrienes)、血栓素、組胺、5-羥色胺、神經多肽、血管活性肽、P物質、氧自由基等。
精神與感染可能為誘發因素。病變多在降結腸,由直腸、乙狀結腸向上發展,重者累及全結腸,偶呈節段性。病變主要集中在黏膜層或黏膜下層,黏膜充血、水腫、變脆觸之易出血,常有密集細小的潰瘍,肉眼觀察呈磨砂玻璃樣,并可形成沿腸縱軸的橢圓淺表潰瘍,有的融成較大不規則潰瘍,黏膜面覆有膿血黏液。
編輯推薦: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您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關于: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