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件炎的發病機制及病因-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試輔導
更新時間:2017-10-30 09:43:54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8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已開始,環球網校搜集整理了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備考資料急性附件炎的發病機制及病因-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試輔導,希望對你的備考有幫助。更多考試資料請持續關注
2018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備考已開始,環球網校搜集整理了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備考資料“急性附件炎的發病機制及病因-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學考試輔導”,希望對你的備考有幫助。更多考試資料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不定時更新相關內容。
急性附件炎的發病機制
炎癥可通過宮頸淋巴播散至宮旁結締組織,首先入侵輸卵管漿膜層,發生輸卵管周圍炎,然后累及輸卵管肌層,而黏膜層受累較輕,管腔因腫脹變窄,病變以輸卵管間質炎為主。炎癥亦可經子宮內膜向上蔓延,首先入侵輸卵管黏膜層,管腔黏膜腫脹,間質充血水腫和大量白細胞浸潤,上皮可發生退行性變或剝脫。若傘端粘連封閉,膿性分泌物積聚在管腔內,則形成輸卵管積膿;若膿性分泌物自傘端流入盆腔內,與卵巢粘連而破壞卵巢貫通,則形成輸卵管卵巢膿腫,膿腫多位于子宮后方、闊韌帶后葉及腸管間,偶可向陰道、直腸穿破,亦可破入腹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
急性附件炎的病因
多為混合感染,主要病原體有淋球菌、沙眼衣原體、大腸埃希桿菌、克雷白桿菌、變形桿菌、需氧性鏈球菌、厭氧菌(類桿菌、梭狀芽孢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放線菌)等。誘因有機體抵抗力低下、月經期或產褥期衛生不良、婦科手術和操作(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宮腔鏡、腹腔鏡檢查或手術)、產科因素(剖宮產、產后出血、清宮術、人工剝離胎盤術、胎盤組織殘留)、計劃生育手術(人工流產術、放置宮內節育器)、性傳播疾病或臨近器官炎癥的蔓延等。
編輯推薦: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您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關于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ɑ魜y)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a>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