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輔導之課程(1)


第二節 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關系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是根據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確定的。它能反映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制定教育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育方法、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據。
2、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要求。它是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學校的性質及任務,對培養對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概括程度不同。因此,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3、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在其實施過程中所期待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規定了某一個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學習課程以后,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
課程目標和教育目的以及培養目標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教育目的或培養目標是對受教育者質量規格的總體要求,而教育目的或培養目標的實現總是要以課程為中介的。因此課程也可以被理解為達到教育目的或培養目標的手段。把教育目的或培養目標轉化為課程目標,進而用來指導課程編制工作,這是課程編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課程目標有七個方面的規定性:
時限性:即課程目標要同特定的教育階段相聯系,課程目標不是對所有教育階段預期結果的籠統規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相應的調整;
具體性:即課程目標要詳細描述學生身心發展的預期結果,明確學生所要達到的發展水平;
預測性:即課程目標所描述的結果是預期性的,不是實際的結果,而是學生發展狀態的理想性規劃;
操作性:即課程目標是明確的,可以付諸實現,不是一般性的規劃,與教育目的不同;
整體性: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目標是交互關聯的,而不是彼此獨立的;
層次性:課程目標可分為總目標和從屬于總目標的各級目標;
遞進性:低年級的課程目標是高年級課程目標的基礎,如果低年級的課程目標不能實現,高年級的課程目標就更加無法實現。
4、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師生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標準。它具有這樣幾個特征: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的指標體系;教學目標體現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變化;教學目標具有靈活性,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總之,從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培養目標,到課程工作者所要明確的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工作者要考慮的教學目標,經歷了一系列的轉化。當然,這種轉化不是一般的推演,而是要在對學生、社會、學科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二、課程目標的依據
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對學生的研究,對社會的研究,對學科的研究。
1、對學生的研究
對學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學生身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它比較強調課程的個人發展及價值,通常包括三方面內容:
(1)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并把它與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較,確認其中存在的差距,編制課程,特別是編制的課程目標一定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準相適應,這是教育學早有論述的原則。
(2)了解學生個體的需要,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內隱的及外在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課程研究者需要重視,并要引入課程目標中來的重要因素。
(3)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既包括個體間的差異性,還具有年齡階段的差異性。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