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輔導(5)


(四)維果斯基的發展觀
1、文化――歷史發展觀
維果斯基探討了“發展”的實質,所謂心理的發展就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從出生到成年)是在環境與教育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的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 那么為什么說心理機能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呢?就其原因,維果斯基指出:一是,起源于社會文化歷史的發展,是受社會規律制約的;二是,從個體發展來看,兒童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通過掌握高級的心理機能;三是,高級心理機能是不斷內化的結果。
2、教學與發展的關系(★重點)
在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上,維果斯基提出三個問題:一個是“最近發展區”思想;一個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一個是關于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
(1)所謂“最近發展區”是指,在有指導的情境下,兒童借助于成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在獨立活動中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至少要確定學生的兩種發展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是在有指導情況下借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或中間狀態) 就是“最近發展區”。 教學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決定著兒童發展的內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因為兒童的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是動態的,它取決于教學如何幫助兒童掌握知識并促進其內化。只要教學充分考慮到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而且能根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給兒童提出更高的發展要求,就一定能促進兒童的發展。桃子不能一伸手就摘得到,而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
(2)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環境和教育教學對兒童心理發展具有促進的作用,也影響著智力的發展,其作用表現在智力發展的內容,水平,速度和活動特點上。教學可視為“人為的發展”。因此,教育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
(3)學習的最佳期限:對兒童的教育教學必須以生物成熟為前提,又要做在心理機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開始又尚未形成的機能之上。如果錯過學習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齡將不利于其發展教育教學。
4、“內化”學說――工具理論
教學激起與推動學生一系列內部的發展過程,學生通過教學而掌握全人類的經驗內化為兒童自身的內部財富。他的內化學說的基礎就是他的工具理論。如學生能使用語言這個工具來組織自己的心理活動。
5、支架式教學
維果斯基是一個建構主義者。維果斯基的思想體系是當今建構主義發展的重要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學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要點:首先,強調在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學生的發現活動,其次,教師指導成分將逐漸減少,最終要使學生達到獨立發現的水平,將監控學習和探索的責任由教師向學生轉移。 就像教師給學生樹個梯子,后來讓學生自己往上爬。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