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規劃原理》輔導:現代城市規劃(3)


3、其他的理論探索$lesson$
(1)線形城市由西班牙工程師索里亞。瑪塔于1882年提出。
①最主要原則:城市建設的一切其他問題,均以城市運輸問題為前提。運輸經濟,耗時最少。
②城市結構:由鐵路和干道串聯在一起的、連綿不斷的長條形建筑地帶。
③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設施又不脫離自然。
④實踐“對城市規劃和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斯大林格勒等城市規劃實踐中得到運用;哥本哈根(1948年)指狀式發展、巴黎(1971年)軸向延伸等都是線形城市模式的發展。
(2)戈涅的工業城市
法國建筑師戈涅20世紀初提出、1904年展出、1917年出版《工業城市》專著。(探討現代城市在社會和技術進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組織)
基本思路:注重各類設施本身的要求和與外界的相互關系,將各類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的擴建,直接孕育了《雅典憲章》的功能分區的原則。
意義:對于解決當時城市中工業居住混雜而帶來的種種弊病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特點:以重工業為主,具有內在的擴張力量和自主發展的能力,因此更具有獨立性,這對于強調工業發展的國家和城市產生了重要影響。
(3)西諦的城市形態研究
原則:以確定的藝術方式形成城市建設
①通過城市空間各個構成要素的研究,在城市建設中強調人的尺度、環境的尺度與人的活動以及他們感受之間的協調,從而建立城市空間的豐富多彩和人的活動空間的有機構成。
②在經濟和藝術之間,城市規劃不能走向任一極端:在主要廣場和街道的設計中強調藝術布局,在次要地區則強調土地的最經濟使用。
(4)格迪斯(生物學家)的學說
格迪斯強調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人類居住地與特定地點之間存在著一種已經存在的,由地方經濟性質所決定的內在聯系,因此場所、工作和人是結合為一體的。
1915年出版《進化中的城市》,把對城市的研究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把自然地區作為規劃研究的基本框架。
①把自然地區作為規劃研究的基本框架,將城市和鄉村的規劃納入到同一體系之中,使規劃包括若干個城市以及它們周圍所影響的整個地區。這一思想經美國學者芒福德等人的發揚光大,形成了對區域的綜合研究和區域規劃。
②提出城市規劃的工作模式――調查―分析―規劃。
2012年最新城市規劃師模擬試卷 2012 年注冊城市規劃師論壇交流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