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備考輔導-被動城市化[四]


以被動城市化方式轉入城市的鄉村人口數量應該說在不同國家、地區或城市差異很大。如在開發歷史較短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鄉村地區的人口本來就比較稀疏,被動城市化人口的總體規模就不會很大,其對總體城市化的影響相對來說也就無足輕重;而像中國、印度等歷史悠久的國家,鄉村本身已沉淀積累了大量的人口,在城市周邊鄉村人口又往往分布更為稠密,因此被動城市化人口不僅絕對數量不會少,其在城市化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應也不低。例如,我國2003年的人口密度已達134人/km2,但人均耕地僅為1.46畝,還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②。而我國城市大多位于農業發達地區尤其是東、中部平原地區,而東、中部平原地區又往往是人口分布高密度區域,如江蘇省2002年總人口達到7354.9萬,人口密度高達716人/km2,人均耕地不足1畝,其中,蘇南地區人均耕地僅為0.76畝③;浙江省全省的人口密度也接近500人/km2,但人均耕地更少,僅為0.55畝,甚至不到全國人均耕地的一半④。實際上,在大多數的城市周邊,人口的密度還可能更大,人均耕地指標也更低,如以江蘇省江陰市為例,2002年市域人口密度為1173人/km2,人均耕地也僅僅約0.65畝,如果除去長江等水域面積,江陰市域的人口密度就達到1438 人/km2⑤。即使除去非農業人口(2002年約為29.47萬人),鄉村地區農業人口密度仍超過1000人/km2,人均耕地也不足1畝(約為0.87畝/人),可見該市人口密度之高。由于我國的城市化主要發生在這些人口高密度地區,因此由城市空間擴展引起的被動城市化人口在城市化總體進程中就無法被忽視了。
被動城市化人口的規模還受到不同城市化道路、模式和速度,以及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和征地模式等的影響。如以小城鎮為主體的城市化道路與以大城市為重點的城市化模式相比,后者所引起的被動城市化人口規模可能要大得多;在城市快速發展期被動城市化人口的數量一般也較城市緩慢或穩定發展期要大。在農民享有耕種土地所有權的國家或地區,被動城市化發生的難度就相對較高;相反,如果農民不享有耕種土地的所有權,就很容易失去土地而被動被城市化。工業革命早期英國就是因為土地主強行實施“圈地運動”使廣大農民無地可種而大量流入城市的。我國目前鄉村土地多為集體所有,同時國家實行了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并對農用土地的征用開發實行了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動城市化的盲目無序發展,但由于當前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階段和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我國被動城市化現象仍廣泛存在,并大有蔓延、失控之勢。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