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城市規劃師復習筆記:社區建設理論模式


(2)社區建設的理論模式
社區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在社區層面的具體體 現。作為一個有價值取向的社區發展活動,它需要動員各種力量不懈努力,可以大略地表達為如下模式。
從理論上講,社區建設是由三大行為主體在社區成員層面互動的過程。政府(及其派出機構)、社區組織(自治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和社區成員(駐街道企 事業單位和居民)是社區建設的共同推動者,三者形成一個體系。當前,在我國社區建設不能沒有政府的力量,政府是社區建設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它以轉換體制、服務居民和有效管理為目標。社區建設常常需要解決一些重要的、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一般與政策相關,所以政府參與社區建設是必然的。社區組織一般指各種類型的社區自治組織和社區服務機構。在外國,社會服務機構常常被委托來執行社區發展項目,推進社區建設。目前我國的社會服務機構還不發達,作為社區自治組織的居民委員會(某些城市的居民議會)就更多地負起推進社區建設的責任。社區成員,特別是居民是社區建設的第一主體,因為社區成員的參與及其程度是社區建設成敗的最重要標準。沒有他們的參與社區建設就失去了主體,也就丟失了意義和根本目標。在社區建設中,政府、社區組織與社區成員是互動關系,他們在具體的社區建設活動中既有合作,也 可能有不協調,三方互動的結果決定著社區建設的面貌。
社區建設需要動員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力量,并力圖使他們整合。社區建設需要經濟的投入,尤其對于經濟落后的社區來說,經濟的投入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例如在社區居民收入低或較多下崗者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提高職業能力(如進行培訓、介紹就 業機會等) ,是減少社區問題、提高社區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城市,社區建設是政府建構"小政府大社會"格局,在向市場體制過渡的進程中探索服務民眾、管理社會策略的活動。當前政府的主導作用十分明顯,但長遠看來,社區自治力量將發揮更大作用。社區文化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是深層的,也是不能忽視的。社區文化主要是指社區成員的心理上的聯系,他們對社區的認同和相互支持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區生活的氛圍。在社區建設中,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力量(因素)也是密切相關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 用也在影響著社區建設的面貌與進程。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