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實踐復習資料二


三、 當代城市規劃面臨的形勢
1. 了解當代城市規劃所面臨的社會經濟條件
2. 熟悉當代城市規劃的主要理論或理念
3. 熟悉當代城市規劃的重要實踐
知識結構體系
(一) 經濟全球化與城鎮體系的結構重組
1. 經濟全球化基本特征
2. 城鎮體系結構性變化
工業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二) 信息化社會和城鎮的空間結構變化
(三) 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 1987年聯合國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全面闡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核心是經濟、社會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2. 1992年聯合國發布《全球21世紀議程》――提出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綱領――變革現行政策,改變貧窮國家和社區的生活水平;變革現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以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
3. 1994年中國政府公布〈中國21世紀議程》――強調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其中,人類居住區的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 知識經濟與城市的科技創新環境
知識經濟直接以生產、分配和利用知識與信息為基礎,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于(1996年度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中提出。
1. 知識經濟四個特點
科技創新――成為重要的發展資源;
信息技術――使知識以有限成本傳播;
服務產業――產業結構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
人力因素――空前重要。
2. 高科技園區四種類型
高科技企業的聚集區,以大學所提供的科技創新環境為基礎;
科學研究中心,與制造業無直接地域聯系;
技術園區,提供優惠政策,吸引投資;
建設完整的科技城市,作為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一項計劃。
知識經濟將催生各種高科技園區,它將是未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大的中心城市仍然是科技創新的最重要基地。我國先后建立了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五) 經濟全球化與城鎮體系的結構重組
經濟全球化――發展資源(信息、技術、資金和人力)的跨國流動。
城鎮體系結構性變化
1. 工業經濟時代――產業的管理與控制、研究與開發和制造與裝配三個層面集中在同一城鎮――城鎮體系水平結構。
2. 知識經濟時代――三個層面的聚集向不同城鎮分化,經濟空間結構重組表現為制造與裝配層面的空間擴散(眾多的制造與裝配基地)、管理與控制層面的空間集聚(少量的經濟中心城市)――城鎮體系垂直結構。
(六) 信息化社會和城鎮的空間結構變化
1. 知識傳播的信息化縮短了從知識產生到應用的周期,促進了知識對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
2. 信息革命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如親近大自然、家庭內工作、中心區娛樂等。
>>> 更多關于城市規劃師的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