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綜合知識與技能考試:五臟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脈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脈,指經脈,為氣血運行的通路,中醫又稱為“血府”。所謂心主血脈,即指心臟推動血液在經脈內運行的生理功能。
心臟位于胸中,有經脈與之相連,形成一個密閉循環的系統。心臟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動,通過經脈把血液輸送到各臟腑組織器官,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心臟有規律地跳動,與心臟相通的脈管亦隨之產生有規律的搏動,稱之為“脈搏”,在人體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觸及到脈搏的跳動。例如在頸側部(人迎脈)、腕部(寸口脈)、足背部(趺陽脈)均可觸及脈跳。中醫通過觸摸這些部位脈搏的跳動,來了解全身氣血的盛衰,作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稱之為“診脈”。
心臟的搏動,還可以在左乳下觸及,中醫將此部位稱之為“虛里”。觸摸虛里跳動,有助于對心病的診斷。
人體面部的氣血比較豐富,心臟氣血的盛衰亦常通過面部的顏色與光澤顯現于外,故稱心“其華在面”。望色,亦是中醫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中醫學認為,心臟之所以能夠正常搏動以推動氣血的運行,均依賴于心氣的作用。
在生理情況下,人的心氣強健,推動血液運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氣血運行通暢,全身的生理機能正常,表現為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脈搏節律均勻,和緩有力。
如果心主血脈的功能失常,即可產生相應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心氣不足:即心的精氣虛少,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減低。可見心慌心跳,面色無華,脈虛無力等。
2. 心血瘀阻:若心氣不足,血運無力,可導致心臟血液瘀阻。可見心悸,心前區憋悶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脈搏節律不整等。
3. 心血虧虛: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以心氣強健、血液充盈、脈道通利為基本條件。如果心血虛少,脈道不充,則可見心悸、面色口唇蒼白,脈細無力等。
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又稱心主神明或心藏神。
1. 神的概念:神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常指事理的玄妙、神奇。如謂“陰陽不測之謂神”、“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在中醫學中,神的基本含義有二,即廣義的神和狹義的神。
2. 心主神志的理論依據: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是大腦的生理功能,即大腦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中醫學把神志活動歸屬于心,其理論依據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神志活動分屬于五臟。
二是認為心為神志活動產生的場所。
三是血液為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總之,古人之所以把心稱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是與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開的。所以,明代醫家張介賓在《類經》中指出:“心為臟腑之主,而總統魂魄,兼該意志,故憂動于心則肺應,思動于心則脾應,怒動于心則肝應,恐動于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說:“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可見,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雖可分屬于五臟,但主要的仍歸屬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而正常。反之,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異常,即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從而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則昏迷,不省人事等臨床表現。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二重點筆記:藥二考點精華2025-09-26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一重點總結,考點清晰梳理2025-09-25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一知識重點:分章節考點整理,告別盲目刷題2025-09-24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