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執業藥師考試輔導:脾胃勝衰論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饑。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生發,不當于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
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脫落,從黃芪建中湯。脈虛而血弱,于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中加之。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藥中。
已上五藥,當于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芪,秋冬加桂。
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樸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熱,加黃芩;惡寒或腹中覺寒,加桂。
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術;自汗,加白術。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如之。
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
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
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
中滿或但腹脹者,加厚樸;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
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芪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
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則里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
頭痛者,加川芎;苦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
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二重點筆記:藥二考點精華2025-09-26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一重點總結,考點清晰梳理2025-09-25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一知識重點:分章節考點整理,告別盲目刷題2025-09-24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