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執業藥師考試輔導:消化性潰瘍源于不良生活習慣


在天氣忽然降溫的時候,消化內科里消化性潰瘍患者就會增多,而且這部分患者多數是“老病號”,一遇氣溫下降,病情就復發或加重,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而想要徹底治愈消化性潰瘍,必須規范堅持4-6周的療程,同時在飲食上一定要少刺激、多爛熟。
一、飽經“胃酸”刺激,胃很受傷
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胃是一個特殊的器官,它不斷地分泌胃酸以消化食物。健康人的胃有一層保護膜可以阻隔胃酸,一旦胃出了毛病,胃黏膜損傷過重或修復不及時的時候,胃酸就穿過胃保護膜而刺激胃或十二指腸黏膜組織,這樣便形成潰瘍(糜爛)。
消化性潰瘍的病人,常常會有反酸、胃灼熱等癥狀。另外,疼痛也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胃潰瘍病人常在飯后1小時內疼痛,而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常在兩餐之間疼痛,特別是晚上睡覺之后常被痛醒。
二、潰瘍可大可小,大出血難收場
很多時候,消化性潰瘍患者以為頂多只是腹部疼痛和消化不良,不會有什么大礙,胃痛了嚼幾片止痛片,消化不良就吃助消化藥。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如果生活上仍不注意,吸煙喝酒吃辣椒,很有可能導致潰瘍大出血、穿孔甚至轉化為癌癥。
在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治病是以癥狀為主,等出血停止或胃痛停止就不再服藥,以為病情已完全好轉。其實,消化性潰瘍病的常規療程要4-6周時間。對于老年人、身體情況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是胃潰瘍的患者還要復查胃鏡,證實潰瘍已經愈合才能停藥。
三、潰瘍反復,飲食壞習慣是禍首
有些患者經積極治療,潰瘍已經愈合,但經常喝酒、喝咖啡等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飲品,不久就造成潰瘍復發,于是就埋怨藥物“不靈”。難道真的是藥物沒有起到作用?其實,潰瘍的反復跟病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進食刺激的食物對潰瘍病患者來說十分危險。在潰瘍的高發時期要避免一切可增加胃酸分泌和損傷胃腸黏膜的食物,比如不吃過甜、過酸的食物,不吃會強烈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比如濃肉汁、雞湯、魚湯等,不吃有強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咖喱和芥末。
另外,勞累、熬夜、精神高度緊張也是潰瘍容易復發的重要原因。因此,生活上也應注意精神放松,避免熬夜。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一重點總結,考點清晰梳理2025-09-25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一知識重點:分章節考點整理,告別盲目刷題2025-09-24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