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執業藥師藥理學專業復習資料(二)


抗菌藥物概論
第一節 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
1.抗菌譜:每種藥物抑制或殺滅病原菌的范圍稱為抗菌譜。作用于單一菌種或局限于一屬細菌,其抗菌譜窄,如異煙肼只對抗酸分支桿菌有效。抗菌范圍廣泛稱之為廣譜抗菌藥,如四環素和氯霉素,它們不僅對革蘭陽性細菌和革蘭陰性細菌有抗菌作用,且對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及某些原蟲等也有抑制作用。
2.抗菌活性:是指藥物抑制或殺滅病原菌的能力。能夠抑制培養基內細菌生長的最低濃度稱之為最低抑菌濃度(MIC);能夠殺滅培養基內細菌的最低濃度稱之為最低殺菌濃度(MBC)。
3.抑菌藥:是指僅有抑制病原菌生長繁殖而無殺滅作用的藥物,如四環素等。
4.殺菌藥:不僅能抑制而且能殺滅病原菌的藥物,如青霉素類、氨基甙類等。
5.抗菌后效應(PAE):抗菌藥物與細菌接觸一段時間,藥物濃度下降至低于最小抑菌濃度或藥物全部排出后,仍然對細菌生長繁殖繼續有抑制作用,此現象稱為抗菌后效應。PAE時間反映藥物對作用靶位的親和力和占據程度的大小。
第二節 抗菌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
1.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
細菌細胞膜外是一層堅韌的細胞壁,能抗御菌體內強大的滲透壓,保護和維持細菌正常形態的功能。
磷霉素、萬古霉素、桿菌肽、青霉素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能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的不同階段, 導致細菌細胞壁缺損,起到抑菌或殺菌作用。如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漿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表現為抑制轉肽酶的轉肽作用,從而阻礙了交叉聯接。
2.影響胞漿膜的通透性 環球網校搜集整理www.edu24ol.com
多粘菌素能選擇性地與細菌胞漿膜中的磷酯結合; 制霉菌素和兩性霉素等能與真菌胞漿膜中麥角固醇類物質結合。它們均能使胞漿膜通透性增加,導致菌體內的蛋白質、糖和鹽類等外漏,從而使細菌死亡。
3.抑制蛋白質合成
細菌為原核細胞,哺乳動物是真核細胞,抗菌藥物對細菌的核蛋白體有高度的選擇性毒性,但它們的作用點有所不同。
①能與細菌核蛋白體50S亞基結合,使蛋白質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②四環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亞基的A位結合,從而抑制蛋白質合成。
③能與30S亞基結合的殺菌藥有氨基甙類抗生素(鏈霉素等)。它們的作用是多環節的。影響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因而具有殺菌作用。
4.抑制核酸代謝:喹諾酮類藥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為模板的RNA多聚酶。
最新資訊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
- 狂背!10個執業藥師法規考點(附各科高頻考點),建議收藏2025-09-10
- 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綜合重點章節,藥綜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8
- 【考前急救包】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6
- 2025年執業藥師備考,常見病癥論治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