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會心理學復習資料:12.2角色扮演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2節 角色扮演
1、什么叫角色扮演
答:角色扮演就是指個人完成社會對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為。每個人在社會中有社會期待的不同的行為規范和不同的角色扮演方式。
社會角色可以分出三個層面:
(1)角色期待是社會對他們對于該社會角色的期望、要求,即對扮演該角色的人的行為的規定;
(2)角色知覺是角色扮演者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認知;
(3)角色扮演或角色實現是個人在社會對該社會角色的期待、對自己扮演該角色有所認識的基礎上完成的角色行為。
角色扮演作用?
答:角色扮演或獲得社會角色過程中,觀察、模仿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社會角色的扮演都是經過學習而實現的。 角色扮演使人們能夠親身實踐他人的角色,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處境,體驗他人在這種不同情況下的內心情感。 角色扮演經驗還可以改變人們的心理結構。角色扮演已成為心理學研究中一種方法了。
2、影響角色扮演的因素
答:1)角色的清晰程度 2) 角色期待3)扮演者的角色技巧
角色期待?
答:群體或個體對處于某一社會地位,具有某一身份的人應表現出的行為模式的一種期待。角色期待構成了社會結構和角色行為之間的橋梁。一個人的角色行為是否符合其所處的地位和所具有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看他是否遵從了角色期待。角色期待對于角色扮演有重要作用。
扮演者的角色技巧
答:角色扮演能否成功,一方面取決于扮演者對自己在群體中所處的地位的認知是否準確,對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得當;另一方面取決于扮演者的角色技巧運甩得如何。衡量角色技巧的高低有三個維度:
答:角色扮演的數量、角色的程度、角色扮演時間的長短
3、角色扮演的偏差
答:角色偏差是指個人在扮演某種角色時,偏離了社會所期望(價值、道德、法律、規范、風俗、習慣等)的行為或與自我理想中的角色行為存在差距,亦稱“角色差距”。屬于角色偏差?
答:①行動偏差:涉及到違反規范的行為或行動②習慣偏差:指經常性的行動偏差,例如慣竊,手淫等;③人格偏差:起因于人格的不正常,這種人不能與他人進行有效的社會互動及扮演正常的角色,而常常產生角色沖突;④群體或組織的偏差:涉及一個組織或一個群體的行為偏差,例如流氓團伙,幫會惡黨等;⑤次級文化的偏差:某一些人所共有的特殊的文化特殊性,‘而違反了社會大多數人所具有的文化角色標準。第二種情況的是由于個人的能力、智力、文化水平和社會化程度所造成的。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