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之路】三百六十行之我是心理咨詢師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自己獨特的“密碼”。他,一個解讀心靈密碼的高手,挖掘內心深處的沉疴;他,雖與來訪者素不相識,卻能用親切的笑容、柔和的語調在封閉的心靈內投射一道溫暖的光芒,為絕望的人帶去希望……他就是共青團安陽市委12355心理健康與維權熱線特聘心理咨詢師、安陽洹水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趙坤明。
一個想法 一個轉折
半路出家做心理咨詢
像往常一樣,2月21日8時許,趙坤明的一天拉開了帷幕,而存在心理困擾的人們,則開始了解脫束縛的心靈之旅。
很多人認為心理咨詢師這個行業很神秘,更是有不少影視作品和小說將“讀心術”和“催眠術”描繪得神乎其神。面對這樣的大眾認知,趙坤明一笑而過:“哪兒有那么厲害,我所做的不過是幫助那些來訪者走出心理困境而已。”
對趙坤明來說,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是他參加工作時從未想到過的。1993年,從河南大學哲學專業畢業后,趙坤明成為了安陽市第一中學的一名政治老師。
穩定的工作并沒有讓趙坤明的內心“安逸”下來。有一天趙坤明下班回到家,看到電視上播出的一則心理咨詢培訓廣告后,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
“我一直都在教高中學生。我發現學習不好的學生心里痛苦,學習好的學生心里更痛苦,家長更是在與孩子的溝通問題上求助無門。”趙坤明說,“學習的問題、成長的煩惱往往不能用單純的教育方法來解決。”
那時,趙坤明的內心很是苦惱,也不知道怎么辦,頂多是陪著學生聊聊天。當時他就想,自己還需要做些什么,來實現人生的另一種價值。
就這樣,2008年,趙坤明辭去從事了15年的教師工作,在參加過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后,開辦了安陽洹水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對于轉行,趙坤明有著自己的理解。“我選擇做心理咨詢師,可以這樣打個比方,就好像是一條通向山谷的幽徑,越往前走就越能發現山谷里生機勃勃的景象。”趙坤明說。
據趙坤明介紹,他的咨詢服務中心剛開張時,一個月也就有30個小時左右的工作量。而現在已經超過了過去的兩倍多,每個月的工作量都接近80個小時。
心理咨詢通常是以小時來計算工作量的,最初該中心是按每人每小時100元的收費標準,但這樣的收入根本無法保證中心的正常運作。
“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我腦子‘進水’,親人和朋友也說我是‘神經病’。”目前,洹水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收費標準是每人每小時300元。看似收入可觀,但每年的花費也不小。
心理咨詢師是世界上最精細、最沒規律可循、最需要不斷創新的工作之一。所以趙坤明也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
趙坤明除了每年花費數萬元用于接受專業培訓外,6年來,他為了自修,花費了近三萬元用來購買心理、哲學等方面的資料和書籍。
接受心理治療的人群分布廣泛,像學生、退休老人、公司高層管理者等。“來訪者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只有7歲。他們有的心情煩躁、情緒低落;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有的伴有憂郁、焦慮、強迫、癔病等癥狀;有的是親子關系、婚姻關系不和諧;有的存在人際關系障礙……”對于趙坤明來說,他的人生價值就是為這些人解開心結,帶來新的希望。
一次對話 一次引導
幫助來訪者解開心結
“我接待的第一位來訪者是個25歲的男孩。他來咨詢時告訴我,過兩天父母要安排他和女孩相親,但他從未談過戀愛,所以很害怕,也很焦慮。”趙坤明說,當時他引導這名男孩進入“夢境”。
“男孩說,他夢見白天房間里開著一盞燈,很亮、很刺眼,他不知所措。后來我告訴他,為什么不把燈關了呢?”正是趙坤明的這句話,讓男孩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能量不知如何釋放才導致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在和趙坤明交談兩次后,男孩釋然了。
9時許,一名年輕的男性來訪者前來咨詢。在征得來訪者同意后,記者隨他們一起進入了沙盤治療室。
“現在你閉上眼,深呼吸,讓心平靜下來,把手伸入沙盤,觸摸沙子,感受沙的包容和溫暖。睜開眼睛,現在你可以拿任何的沙具,在沙盤中擺出你想要的樣子。”
按照趙坤明說的,該男子走到靠墻的柜子前,挑了一些玩偶與物件,走回沙盤,認真地擺放起來。
過了一會兒,沙盤里的“故事”逐漸清晰起來:沙盤的中間被來訪者用物件隔成上下兩部分,在一群武士的“保衛”下,一個美人魚被柵欄“包圍”住。
男子擺完后,趙坤明并沒給予解釋,而是問了這名男子一些問題:為什么要把沙盤分成兩部分?美人魚似乎是被保護的?我想聽你講講這個故事……通過這些簡單的問答,這名男子看到了自己的困擾。
“來訪者只需用沙具在沙盤上設計出場景,心理咨詢師就可以了解到他存在什么樣的心理問題和人格缺陷,然后‘對癥下藥’。”趙坤明說。
小小的沙盤在心理咨詢師眼中就是一部X光機,同樣是一個心靈療養的花園。正是通過這種方法,趙坤明解讀出許多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幫他們解決了心里的煩惱。
一次幫助 一種收獲
讓人生更自由,讓別人更幸福
在趙坤明工作室的一個房間內,掛著一幅用彩筆繪出的畫:畫上有一條魚被裝在網里,在魚的下方擺放著精美的魚食和美麗的魚缸,窗外的兩只鳥指著網中的魚說著什么。雖然這條魚有好的食物和生活環境,但這條魚并不高興,眼中還流著淚。
“這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畫的畫,名字叫做《一條流淚的傻魚》。”趙坤明解釋道,當時這名孩子和父母的關系非常緊張。父母給他提供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但是卻剝奪了他的自由,還時常埋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最后導致這個孩子開始厭學。
通過繪畫,趙坤明看出這個孩子的心理問題,并通過一些父母與孩子間的互動,幫助他們改善關系,讓他們發現了自己應該改進的地方。
治療不久后,孩子重返校園。這幅畫卻永久地掛在了咨詢室的墻上,啟發每一個走進咨詢室的家長和孩子。每次看到來訪者破涕為笑、豁然開朗后,趙坤明都會感到十分欣慰。“通過接觸,實現心理成長,使他們的人生更自由、家庭更幸福,是我最想做到的事。看到來訪者不斷地領悟和變化,我的心中就會充滿感動。”
18時許,在送走最后一名來訪者后,趙坤明也準備結束這一天的工作。就在這時,他的電話響了。一位來訪者突然情緒失控打來電話求助,趙坤明耐心地傾聽并不時地說一些安撫的話,幾分鐘后,打來電話的來訪者情緒才逐漸平復下來。在確認來訪者沒有其他問題后,趙坤明才放下了電話。
“每天都會有來訪者打來電話傾訴嗎?”面對提問,趙坤明微微一笑:“只要來訪者打來,我一定會接聽或者回復,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精彩,值得學習,來訪者的生命也滋養了我。”
此刻,夜色已然降臨,窗外霓虹燈的光映照在趙坤明稍帶倦意卻很愉悅的臉上。
這座古城是誘人、美麗的,而在看似相近的外表下,不同的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動。城市人群高發心理問題,也促使心理咨詢師行業逐漸被大眾所認識。
趙坤明作為一名有著6年臨床咨詢經驗的心理咨詢師,他的工作既神秘又不易。“一天的工作雖然結束,但是幫助、陪伴來訪者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成長自己的路,卻永無止境。”趙坤明說,回到家后,他還要繼續看書,接著分析來訪者的內心世界……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