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婚姻:單身男女怎樣遠離逼婚的恐懼心理?


春節過后,不少單身男女紛紛訴苦,尤其是大齡的“剩男剩女”,回一趟家就被家人“圍攻”一番:“年齡不小了,要趕緊找對象了。”“某某家的孩子,條件都不錯,改天見下面。”本來想著回家好好放松一下,哪知道一來就被家人像審犯人一樣“逼婚”。那作為單身男女,如何遠離 “逼婚”的恐懼呢?近日,前來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咨詢婚姻家庭問題的市民也多了起來。
梁麗是一個能干的女白領,走出湖南,來到廣東工作,一個人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世界,也因此母親定的招婿門檻太高,經過數十次的相親,并與數名男青年先后短暫接觸后仍錯過她一生最為寶貴的青春,至今仍孑然一身。眼看35歲的女兒即將步入超大齡女行列,最近又經常與母親發生爭執,幾次動過輕生的念頭,憂心忡忡的母親只好帶著女兒來到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尋求心理治療,“求求醫生幫助我女兒。”梁麗母親說。
經心理醫生詢問:梁麗母親單身多年,獨自撫養女兒長大,雖然女兒事業有成,但一直想幫女兒找個值得托付的男人,母親曾經還以心臟病發作威脅梁麗嫁人。
“為子女操心”的背后,其實是滿足“父母的欲望”?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個案,讓我想到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對于每個咨詢者和心理治療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因為真相往往令人痛苦和不安。”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咨詢師陳星說。
陳星告訴我們:梁麗的母親在生活當中扮演亦父亦母角色的艱辛,仿佛看到了很多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吃自己曾經吃過的苦,而自作主張為孩子鋪設的路。從深度心理學角度分析,梁麗母親的潛意識里并沒有想把女兒嫁出去,因為只有梁麗在她身邊她才能控制梁麗,可以通過控制梁麗而減輕她的焦慮。至于梁麗內心來說肯定是既愛又恨自己的母親,母親過高期望的同時是否對自己的自身有個準確定位?大齡女青年不愿意結婚,是真的沒選擇好伴侶,還是害怕承擔婚后的責任?深層次的心理因素就是面對問題的時候逃避成長和責任。如何讓自己心智成熟是人們最需要反省的問題。
其實和梁麗的母親一樣,許多父母都特別習慣于代替孩子思維和處理生命中的一切事情,管理和支配是他們的需要,如果孩子不聽從,他們就會失去這種需要,于是就出現了以心臟病發作相威脅這種情況。他們以此把這種失去的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在表面上“為子女操心”的背后,其實是“孩子要為父母的欲望負責”。
心理老師:巧踢皮球,善用技巧化解“逼婚”煩惱
那么相親到底好不好呢?根據調查數據顯示,32%左右的大齡青年在被逼婚的情況下愿意為父母而結婚,但婚后出現問題比自由戀愛結婚出現的問題幾率更大。所以,陳星建議,面對父母的逼婚情況,大家應該更理性地對待,切不可沖動、盲目做出選擇。
陳星說:“家長可以安排相親,但是女兒去不去,應該由兒女來決定,至于結婚的事情,家長更不應該干涉。”
對于子女,面對父母幾近瘋狂的逼婚該怎么辦呢?陳星建議,要多與父母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如果有了交往的對象,哪怕只是處在朦朧階段,你也可以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透露給父母聽,讓他們心里有個底。
另外,作為子女還可以這樣試著應付父母的逼婚:“媽,我是個大學生,是個成功的白領,我是你所生的,自然是才貌雙全,一般人我自然看不上,我相信您也是希望我幸福的。但是除了看重物質方面的東西,我更注重他的性格:成熟穩重、孝敬雙親、責任感強……”、
“媽,如果你們能幫我找到這樣的人,我肯定不會反對,如果你們能力有限,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相信我,因為我是你們培養出來的……”
“相信在這些條件面前,父母也會知難而退,也趁機讓他們明白,你不是不想嫁,只是還未碰到合適的人而已。如果他們不能幫你物色到適合你的人,自然會給你選擇的時間。假使他們熱心張羅,安排一些相親,可以表面應付一下,但真正選擇時,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的內心。陳星說。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