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課】心理咨詢過程中要注意的"三是"與"五不"


為了讓大家對心理咨詢有個更全面、客觀、形象的認識,根據多年對心理咨詢的學習與實踐體會,在此嘗試著把對心理咨詢的理解概括為“三是,五不”。
心理咨詢師既是“朋友”;又是“律師”;也是“教練”;
心理咨詢不是聊天;心理咨詢不是咨詢;心理咨詢不是測評;心理咨詢不是醫生;心理咨詢不是思想教育;
心理咨詢師首先是“朋友”。
朋友在于理解,在于支持,在于分享,在于共情,那么朋友的角色上與心理咨詢師對應的核心地方就在于容易共情。咨詢只有建立在共情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去體會不同來訪者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建立信賴,才能更快的進入咨詢狀態,才能更有利于保持客觀中立而又不失共鳴。
心理咨詢師其次是“律師”。
律師的職責是辯明“法理”、維護“法理”,而心理咨詢師的職責亦是指明“心理”,維護“心理”。通俗的說就是心理咨詢師要讓來訪者明白心理問題的發展成因,使其順應、接納心理規律,而不強求。心理咨詢師只有能讓來訪者明了心理問題發展成因,并使其順應、接納心理規律,才能有利于來訪問者知道其 “心理”的所以然,才能有助于其心理的成長、發展。
心理咨詢師最后是“教練”。
教練是鏡子,照出學員的問題所在,但教練更重要的是教授學員練習。光有練習,沒人教,成長肯定不快也不大。一樣的,對于一個克服失眠問題的來訪者,心理咨詢師如果不能教其如何采取有效的辦法克服,就不是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所以,心理咨詢師最后必須充當起教練的角色。
心理咨詢的過程也是按以上的順序來體現的,先是朋友,接著是律師,最后是教練。舉個例子說明。比如有個孩子因為早戀困擾來找咨詢師,做為心理咨詢師要做的不是大驚失色,也不是習于為常,而以朋友的角色去跟來訪者先建立起共情。接著才是讓來訪者明白早戀是什么?有什么益處或影響?最后,還要教來訪者如何去有效處理早戀。這樣才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咨詢過程。
心理咨詢不是聊天
國內心理學的發展比較滯后,有很大部分世人對心理咨詢的印象就是聊聊天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心理咨詢遠不是聊天這么簡單,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么每個人都可以成心理咨詢師了。既然不是聊天,那么心理咨詢在必要時還有可能是咨詢師與來訪者的“爭吵”、“辯論”、“沖突”等等。也就是只要是對來訪者的心理構建與重塑有幫助,什么溝通方式都可以用。
心理咨詢不是咨詢
心理咨詢師沒有相應的、豐富的生活閱歷,僅憑心理咨詢相當的理論是不夠的。而且心理咨詢不僅僅是咨詢本身,也就是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咨詢過程就給出建議,而是包括其他方法、工具、手段的應用輔助才有助于全面、有效、合理的解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
心理咨詢不是醫生
首先,心理咨詢師與心理醫生是有區別的,心理咨詢師的對象是主要是正常人群的“困惑性”咨詢,如人際關系、婚姻問題、職場策略、親子教育等。而心理醫生的對象主要是異常的人群,如各神經癥、精神分裂等,需要借助一定的藥物來治療的。其次,是國內現在很多有醫院的心理科更多只是開藥,還談不上很好的介入心理咨詢的。
心理咨詢不是測評
任何的測評都必須結合心理咨詢師的建議,才能體現其價值所在,光有測評工具就認為可以擔當心理咨詢師是行不通的,因為測評就像給病人拍片子,但給病人看病是為了讓病人把病看好,因此老師會診,給病人配藥,幫助用藥,及后期觀察跟蹤對病人而言才是把病看好得根本,因此片子本身對病人而言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而應該是老師給病人治療的依據之一。
心理咨詢不是思想教育
舉個例子就能很好的說明該問題,要是一個學生為討好同伴偷了東西,政治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他很可能會這樣說:“偷東西是不良的行為,好學生是不會這樣的……”對學生批評教育了一番。而要是心理輔導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就會問學生為什么偷東西,并且可能發現原來學生偷竊是因為沒人跟他玩,那么,這時就不是批評,而是支持幫助學生去解決不受歡迎,沒有同伴玩的問題,幫助其在人際上成長。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