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案例:心理咨詢師經典案例問答題系列(157)


一般情況求助者:周某,男,47歲,已婚,大學文化,某單位公務員。
求助者自述 主訴:因右腹部不適覺得患了肝癌,但無人能診治而痛苦兩年。
個人陳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學畢業,在某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兩年前我發現一個屬下總是捶右腹部,就建議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發現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驚。我有時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聯想到屬下我很害怕。我應酬較多,喝酒也就相對多,喝酒傷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屬下不喝酒還得了肝癌,我還喝酒,肝能好的了嗎?我覺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醫院去檢查,他們檢查來檢查去都說沒什么問題,如今醫生的水平也太差了,根本就梭查不出來,還說設事,我想誰有事誰知道。我現經常想當時為什么會捶打右腹部,還不是因為不舒服嗎?都不舒服了,還能沒事?北京的大醫院我基本上都去過了,可就是沒人能看出我的病來。我感到非常痛苦,非??鄲?,明明有病就是沒人能看出來,我還年輕,我不想死。我是領導也不好和別人講,和朋友一說起這事,他們就說我是小心眼,我也承認是有些小心眼,但有病總不能說沒病吧!想想就煩,弄得我這兩年心情很不好,茶不思飯不想的,什么也不想干,原來我很有希望爭一下副部長的職位,現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時連班都懶得上,晚上經常失眠,入睡很困難,要靠安眠藥才能勉強睡會兒,并且經常感到頭、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適,醫生給開了維生素B、谷維素等藥物,無效,別人建議做心理咨詢,就來了。
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雙眉緊鎖,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煩躁、疲倦。不愛講話,但講到自已的不適癥狀時,繪聲繪色,滔滔不絕,具體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嚴格,家境也很好,由于是家中惟一的男孩,父母對其身體健康狀態很重視。求助者從小就事事爭第一,但性格偏內向,有些膽小怕事,人際關系尚可。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兩年前屬下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處看病,但沒有一家醫院得出確切診斷,因此煩躁、易怒,有時為一點小事與家人或屬下爭吵,每日憂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緩解,經常借故不參加集體活動。
依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1、 該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癥狀?
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痛苦、焦慮、恐懼、情緒低落、意向下降;右腹部不適,睡眠障礙,食欲下降,全身乏力,頭、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適。
問題2、 對該求助者的診斷及依據是什么?
對該求助者的診斷是:疑病性神經癥。(2分)
診斷依據:1、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一、一致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分)
2、由于其初始反應強烈,持續時間長達兩年,內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無法自行擺脫,已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現,根據許又新教授的神經癥評分標準,該求助者在嚴重程度、有無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可以診斷為神經癥。(2分)
3、該求助者的癥狀主要是高度敏感、偏執,在多家醫院均不能確診的情況下,仍確認自己患了肝癌,有反反復復就醫的行為,有持久的內心痛苦不能自己解決。根據這些癥狀診斷為疑病性神經癥。
問題3、 根據該求助者的癥狀,應和哪些診斷相鑒別?
答:根據該求助者的癥狀,應與如下診斷相鑒別:
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一、一致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1.5分)
2、與焦慮癥相鑒別:根據CCMD-2的標準,焦慮癥是"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恐怖狀態為主要臨床相的神經癥",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不利情況而難于應付的不愉快情緒,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出汗和運動性不安等。該求助者表現出焦慮癥狀,但與其疑病癥狀相比,焦慮癥狀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癥狀的伴發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焦慮癥。(1.5分)
3、與恐懼性神經癥相鑒別:恐懼性神經癥的特點是對不應感到恐懼的對象和情景感到恐懼。該求助者對肝癌有恐懼的癥狀,是對疾病的一種正常情感體驗,且恐懼不是其最主要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恐懼性神經癥。(1.5分)
4、與肝癌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自述右腹部不適,但經北京各家大醫院的診斷,均末做出明確的診斷,由此推斷肝癌的診斷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1.5分)
問題4、 該求助者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該求助者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求助者為男性,45歲。(0.5分)
2、社會原因:
(1)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兩年前自己的屬下死于肝癌,這是該求助者出現心理問題的誘因。
(2)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非??粗厮纳眢w健康狀態,該求助者受父母影響,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關心。
(3)該求助者是有一定職位的領導,與人交流較少。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未得到理解和關注,缺乏正確的指導。(1.5分)
3、心理原因:(1)存在明顯認知錯誤:將屬下患肝癌去世和自己錯誤地聯系起來,認為自己也患了肝癌,這是錯誤的聯想;認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適,就一定患肝癌,這是錯誤的觀念。
(2)情緒方面的原因,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等負性情緒的困擾不能自己解決。
(3)有反反復復就醫的行為,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技巧。
(4)個性遇求完美,爭強好勝,心胸狹小,偏執,對多家大醫院的診斷持否定態度。(2分)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a>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