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重要考點:發展心理學(5)


第三單元 幼兒期的社會性發展
一、自我意識的發展
1 、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
1 )從依從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有獨立的評價;
2 )從對外部物為表現的評價向內在品質評價轉化;
3 )從簡單、籠統的評價到較為具體的評價;
4 )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向初步客觀性評價發展。
2 、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
1 )幼兒期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2 )4―5 歲中班兒童是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重要轉折期;
3 )兒童自我控制活動區類型:(1)運動抑制
(2 )情緒抑制
(3 )認知活動抑制
(4 )延遲抑制
二、道德行為的發展
1 、道德行為發展的概念:是指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習得道德準則,并以道德標準指導行為的發展過程。
2 、道德行為發展的包括:
1 )道德認知發展
2 )道德情緒發展
3 )道德行為發展:親社會行為的發展――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
攻擊行為的發展――攻擊行為(侵犯行為)
3 、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的概念:是指對他人或社會有利的積極行為及趨向
4 、攻擊行為:
1 )概念:攻擊行為是指針對他人的具有敵視性、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
2 )表現:(1)身體的侵犯
(2 )言語的攻擊
(3 )對他人權利的侵犯
3 )分類:
(1)工具型攻擊:指兒童為了獲取某個物品而做出的搶奪、推搡等動作。年齡較小的兒童以工具型攻擊為主。
(2 )敵意型攻擊:是以人為指向的,采用嘲笑、罵人等言語指責,其根本目的是打擊、傷害他人。年齡較大的兒童以敵意型攻擊為主。
4 )兒童攻擊行為的控制措施:(1)改善兒童所處的環境條件;
(2 )教給兒童減少沖突的有效策略;
(3 )增加對攻擊行為有害后果的了解;
(4 )發揮榜樣的作用
三、性別角色社會化
四、同伴關系的發展
1 、同伴關系是兒童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兒童之間的人際關系
2 、幼兒的友誼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鄰居)、喜愛共同活動或擁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礎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
3 、同伴關系在兒童人格和社會性發展中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
1 )同伴交往促進了兒童的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
2 )同伴交往有利于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 )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 )同伴交往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人格。
成人,尤其是父母親,一定要珍惜兒童的伙伴關系,千萬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
五、第一反抗期:1、大約在幼兒三、四歲時出現;
2 、對父母的反抗行為的表現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3 、經過了反抗期的幼兒,成人以后自主性強。
第四單元 幼兒的心理衛生
一、組織多種形式的游戲
二、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
三、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四、培養其獨立性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