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知識輔導(七)


但是,人們使用共同感受這一工具時,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認知過程。因此,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象一些自動化的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中。
“自動化思維”的含義。這樣,思維過程中心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這就需要咨詢師運用細致的分析技術,幫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這種錯誤的、習慣化的認知過程。
貝克還認為個體在認識現實世界的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規則。它們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社會認可的行為準則。個體依據它們評價過去,預期未來,并用它們來指導現在的行為。但是貝克進一步指出,如果個體不顧客觀條件,過分按規則行事,也會使其行為不能與現實環境相協調,從而導致情緒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
綜上所述,貝克認為如果個體不能正確使用共同感受這一工具來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或是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中某些錯誤觀念不能加以內省,或是過分按規則行事,無論哪種情況,都會造成認知歪曲,產生不良的情緒和不適應的行為問題。
貝克指出求助者的“自動想法”是一些個人化的觀念,它們由一個特定刺激引發并可導致情緒反應。貝克堅信有情緒困難的人傾向于犯一種特有的“邏輯錯誤”,即將客觀現實向自我貶低的方向歪曲。
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貝克指出了下列被稱作認知歪曲的導致錯誤假設與誤解的系統推理錯誤:
(1)主觀推斷――沒有支持的或相關的根據就做出結論
(2)選擇性概括――
(3)過度概括――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4)夸大和縮小――
(5)個性化――
⑹貼標簽和錯貼標簽
⑺極端思維
上述任何一種形式的認知歪曲都可能造成思維紊亂,從而進一步產生各種情緒困擾。貝克論證說,抑郁的產生在于求助者對失敗的體驗。無論這種失敗是否真實,求助者對此都會過分地夸大,認為它是一成不變或不可逆轉的,并進一步將這種失敗歸因于自己的無能或缺陷,對自我作出否定性的評價,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因此,抑郁癥求助者往往由于邏輯判斷上的錯誤,以及對事物含義的歪曲而我譴責,對自己作出不合邏輯的推論,并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思想去解釋所有的事件。
除抑郁癥外,貝克還用認知的觀點對癔癥和強迫癥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癔癥求助者總認為自己身體受到傷害,并堅信自己有病,把每一種微小的不適感都當作是病癥的表現。這種信念增強了他對不適感體驗的敏感性,從而造成惡性循環,使他只滿足于由于敏感的所顯示的證據,而不去做任何努力來驗證他是否真的有病。強迫癥求助者的典型特征是把某一事件不良后果的可能性過分地夸大,認為必須做些什么來制止這種后果的發生,而且為了徹底避免,應做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總是反復地重復著同一種動作或思考同一個問題,以表明他做出努力的程度,從而象征性地減輕他內心的焦慮。
從貝克對上述幾種情緒困擾的分析可以看出各類求助者思維過程中的共同特征,即以自我為中心和極端化的思維方式。求助者對任何事物都是從與其自身有關的角度來進行解釋的,把所有事情都與自己聯系起來,不能做出客觀現實的推理與判斷。此外,他的思維也是極端和絕對化的,對事物進行片面、武斷和過分概括化的推論,特別是對否定性的經驗和預期過分夸大。這兩點也正是咨詢師前面提到的五種認知歪曲形式的典型特征。
貝克強調,認知治療對心理障礙的治療重點應在于減輕或消除那些功能失調的活動(activity of dysfunction),并幫助求助者建立適應性的功能;鼓勵求助者對導致障礙的思維和認知過程,以及情感,動機等內部因素進行自我監察。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