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史簡編”知識點串講(二)


第五節 柏拉圖
一、《共和國》與靈魂三級論P26
1、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社會分成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哲學家王者和執政者,第二等級是武士(軍人),第三等級是農民、商人和手工藝人,是物質需要的供應者,奴隸在外。第二、第三階級要服從第一級的命令,各階級各執其事,各安其分,這樣國家才成為正義的國家。
2、 柏拉圖把人的靈魂分等并與他的“理想國”的等級相應。靈魂分為理性、意氣和欲望。理性位于頭部,意氣位于胸部,欲望位于腹部橫膈膜與臍之間。理性用意氣控制欲望,猶如哲學家用武士控制平民一樣。靈魂三級各執其事,各安其分,人就成為正義的人。他對人的心理的看法無疑是他對國家看法的縮影。
二、伊迭耶與知識即回憶說P27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柏拉圖提出了“理念學說”,認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個別事物之外的,并且先于這些事物存在。他將這些普遍性稱為伊迭耶,一般譯為理念,意為形式。
2、 柏拉圖認為只有理性才能認識這個世界。感官只能認識個別事物,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因為只有對伊迭耶的認識才是真實的知識,所以真正的知識都是回憶。這就是他的知識即回憶說。認識――即回憶的過程。
第六節 亞里士多德
一、《靈魂論》
1、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時代最杰出的哲學家。
2、亞里士多德認為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
3、亞里士多德把生命只限于動植物和人,相當于現在所謂的生物。他把靈魂分為三等:植物只有滋長的靈魂,動物有感性的靈魂,人則有理性的靈魂;從植物到人,靈魂的等級越來越高。高級靈魂包括低級靈魂的功能。這三級靈魂是從世界開始就有的。生物的種和屬是不變的。
4、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是單一的,與身體相應,身體是一個,靈魂也是一個。
二、共同感官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不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還有執行特殊感官的感覺以上,抽象思維以下的中間功能的“共同感官”。他認為共同感官位于人的心臟區域。
三、心理功能的兩分法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亞里士多德區分心理功能為認識和動求兩大類功能。動求功能包括感情、欲望、意志、和動作等過程。
四、對心理器官的論述
亞里士多德認為,心理的器官是心臟而不是腦。(錯誤觀點)
第二章 古代后期中世紀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第一節 古代后期的心理學見解
一、懷疑學派P32
皮浪是懷疑學派的創始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在于達到心神恬靜。要達到恬靜,必須默于不可知,安于不可知,對一切事物不下斷語。
二、伊壁鳩魯學派P33
1、伊壁鳩魯是古希臘后期唯物主義路線的代表人物。在公元前307-306年間在雅典創辦哲學學校。取名“花園”,后來成為古代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中心。
2、伊壁鳩魯認為,萬物的基礎是在虛空中運動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一切自然現象都可以用原子的各種不同結合來解釋。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 伊壁鳩魯認為,思維依賴于感覺。他毫不懷疑認識客觀真理的可能性。
4、 伊壁鳩魯認為,心智有兩種作用,一是自動的,一是有意的。
5、 快樂主義:伊壁鳩魯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快樂。而享樂就是沒有痛苦。
6、 盧克萊修是公元前一世紀羅馬詩人,長詩《物性論》。
7、 盧克萊修是一個戰斗的無神論者。他在自己的詩篇中寫道,宗教使人類陷入極端的貧苦;它蒙蔽人們的理智;唆使人們作不道德的行為,成為罪犯;宗教奴役人們貶低人的尊嚴。
三、 斯多噶學派P37
1、 早期斯多噶學派的認識論中還有些唯物主義的傾向。
2、 后來,斯多噶學派的唯物主義的傾向完全消失了,他們認為世界是物質,也是理性。人的靈魂是物質的,也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應該服從理性。一切事變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現,都是前定的,因此人應該聽天由命,順受一切。主張逆來順受,聽天由命,后來終于成為沒落統治階級和基督教的思想理論基礎。
3、 斯多噶學派認為,人的心由八個部分,包括五種感官、生殖能力、語言能力和理性;理性是最高部分,居于心臟。他們分心理活動為兩類:認識和情感。
第二節 古代后期西方醫學與有關心理學的生理基礎知識
二、格林P39
1、 格林是一個近乎自然神論者,并有目的論的思想。他認為。世界除了開始與神有關外,其后與神沒有什么關系。世界的一切受自然規律的支配。
2、 格林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并對腦的構造有進一步的認識。
3、 格林認為心理的功能有兩類:一是理性靈魂的功能包括外部功能。二是非理性靈魂的功能。
4、 對于身心關系,格林認為,心理與生理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心理不正??梢詮纳眢w上找原因。
5、 格林在心理的生理基礎知識方面的貢獻是很大的。從他開始,腦作為心理的器官的看法才逐漸被鞏固下來。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第三節 基督教約束下的心理學觀念
一、最有影響的教父:奧古斯丁P41
1、 奧古斯丁信奉基督教。他認為,人和世界是有人格的上帝創造的;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的“原罪”遺留給全人類,使每個人生來就是罪惡的,需要贖罪。只有“全能的上帝的奇妙的恩賜”才能使人得救,而教會就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離開教會,人就不能得救。他的結論是:教會權利必須大于世俗權力,教會必須統治世界。
2、 奧古斯丁信奉二元論的心理學。認為,對“心” 是存在的,但不是物質的。
3、 奧古斯丁認為,人是靈魂與身體的結合。靈魂能指揮身體的一切活動;身體的生長依賴靈魂;感覺也是靈魂的功能。他的身心二元論是心身交感和平行論的混合產物。
4、 奧古斯丁認為靈魂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是統一的,靈魂有三種功能:(1)自覺的記憶,(2)理智,(3)意志。
二、經院哲學的高峰:阿奎那P43
1、 阿奎那認為社會上的所有等級都是神定的,人民應該服從教會和封建主,而封建主則必須服從教會。他說,羅馬教皇是“基督的全權代表”。一切世俗的君主都要象諸侯一樣服從他。教會的宗教權力高于世俗國家的權力,就象神高于人,靈魂比肉體完善一樣。
2、 阿奎那盡量利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但當它與基督教義沖突時,他就拋棄了它。
三、第十三、四世紀的英國進步思想家P44
1、 羅杰爾•培根反對羅馬教會利用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束縛人的思想。他認為,亞里士多德只是古代的權威,他的認識是否正確,應該用實際觀察來檢驗。
2、 司各脫援引上帝意志絕對自由來反對神學。
3、威廉•奧卡姆反對羅馬教會的高壓。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