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巴納姆效應
更新時間:2021-12-27 11:20:1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心理實操是我們對于心理實操治療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請您注意關注學習。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小編為了方便您的學習,為您整理了“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巴納姆效應”的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您對心理咨詢師考試有興趣,您可以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獲取2022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報名時間的短信提醒。。
更多考試知識請看>>>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題匯總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弗勒效應、Forer effect)
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它主要表現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而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就應該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現在很多人迷信于算卦,神通,星座等。其中的原理都來自于這神奇的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環球網校小編為您整理的“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巴納姆效應”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您是否有所了解了?小編也為您整理了202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生狂喜!考前獨家資料免費領!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面對職場女性群體時的心理咨詢小技巧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