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學習具有目的性


如果您對心理咨詢師考試有興趣,您可以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獲取2022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報名時間的短信提醒。。
更多考試知識請看>>>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題匯總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學習具有目的性
心中的地圖——老鼠走迷宮實驗
為達到學習目的,必須對學習條件進行認知。
托爾曼認為,有機體的學習不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認知性。因為有機體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境和條件,它必須對這些情境和條件因素進行認知,才能學會達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達到學習的目的。托爾曼用“符號”來代表有機體對環境的認知,并且認為,學習者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學習的是能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是形成一定的“認知地圖”,這才是學習的實質。
托爾曼為了探索動物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學習變化,他設計了一些巧妙的實驗(例如白鼠走迷宮的學習實驗)。白鼠有三條通向食物的途徑,途徑一最短,途徑二次之,途徑三最長。在一般情況下,白鼠選擇較短的途徑。當途徑一被阻塞點A阻塞后,白鼠就選擇了途徑二;當途徑二被阻塞點B阻塞時,改由途徑三奔目標。白鼠能頓悟阻塞點B將途徑一與二同時關閉起來了。這說明白鼠是根據對情境的“認知地圖”來行動,而不根據盲目的習慣,也不是依據途徑的次序而形成的機械的奔走習慣來行動的。托爾曼認識到,白鼠習得的不是一系列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在頭腦內形成了類似現場的一張地圖——“認知地圖”,正是這種認知地圖指引了白鼠的正確行為。
托爾曼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認知概念,直接來自格式塔學派的完形說,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些積極成果,認為行為表現為整體的行為,這種有目的的整體性的行為是學習認知的結果。
環球網校小編為您整理的“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梳理:學習具有目的性”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您是否有所了解了?小編也為您整理了202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