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CFO三大掣肘與解決方法


普華永道的高級合伙人何杰富近日表示,目前中國企業內首席財務官(CFO)更像一名記賬員。要想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首席財務官必須從傳統的記賬員的身份過渡為企業業務的參與者。
的確,比較中外的CFO和CFO制度,我們可以發現,在制度、角色和素質三大方面,中國都與國外成熟的經驗做法存在較大的差距,可謂中國CFO記賬員身份的成因,也是中國CFO制度成熟和CFO作用提高的掣肘。
掣肘之一:體制與公司治理結構
從體制上看,在目前的中國,政府審批代替市場行為還很普遍,企業的融資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公關的結果,而不需要考慮市場因素。財務總監沒有了市場的客觀需求,財務總監這個頭銜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從在公司治理結構看,董事會把財務監督和業績評價的責任托付給了CFO,CFO應當對董事會負責,這是監督制約機制的要求;同時,CFO作為經理執行層成員,在經營方面應對CEO負責,這是效率機制的要求。理想的狀態是,CFO應當在董事會和CEO兩方面找準角色,達到效率和監督兩方面的平衡。
但是,目前國內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很多公司的一把手集CEO和大股東身份于一身,如此一來,CFO要向股東負責的角色也就成為向某些CEO個人負責。公司成了CEO(老板)的一言堂,CFO不過是聽命于老板的一個打工仔。
而反觀國有大中型企業,政府仍然擁有人事任免大權,財務高管的選任不由市場需要產生,更多地是由上級任命。理性市場難以形成,CFO也難以根據市場發揮應有的作用。
解決之法:
制度造成的問題也當從制度著手解決。目前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逐步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對舊體制下殘留問題的清理。股改完成之后,對公司而言,上市、增發、回購等資本市場的各種操作才能規范。只有在資本市場發展相當健全,企業績效的考評由市場力量決定的情況下,財務總監的作用才會得以凸現。
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唯有通過公司治理的觀念、機構和人員都進行改革,才可能真正有所收效,財務總監的職權才能真正確立,不但對CEO負責,更要對股東利益負責。
掣肘之二:角色定位不清
國內對財務(finance)和會計(accounting)這兩個概念存在普遍的誤讀。規范的理解是,FinancialController主要負責會計的工作,CFO則應側重于財務這一塊,主要的職責包括投融資以及企業的戰略規劃。目前國內大多數財務人員能做到的還只是屬于會計范圍內的工作。CFO盡管是個全新的概念,但是對這個全新概念的理解還停留在傳統的層面,并未經歷現代先進的管理理念的洗禮,也導致了CFO缺位的現象。
解決之法:
正如普華永道在這次的調查中指出的,CFO應當是戰略管理者、價值創造者和優秀的溝通者,而不僅僅是記賬員。
未來,中國的CFO應當承擔對戰略的參與、支持、計劃及管理,對資源的確認管理、價值創造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利益協調,對流程的價值導向創造與控制提供支持性服務,對業績評價創建激勵機制,建立風險控制系統并進行管理等職責。
掣肘之三:素質不全面
素質不全面也是限制CFO作用發揮的關鍵因素。很難想象一個只懂得算賬的CFO會擔當除了記賬員之外的其他重任。
解決之法:
明確了CFO的角色,CFO的綜合素質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優秀的CFO至少應當具備一下素質:
戰略財務管理能力
上海通惠-開利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崗曾經說過,CFO首先應該是財務老師,要系統、全面地學習財務知識,對財務環境也有深入的了解,在財務管理方面更要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其次,CFO往往是管理者,需要了解市場、生產、工藝、人力資源等知識,并能和董事會、商業伙伴及員工進行有效溝通。再者,CFO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因此必須有商業頭腦,對市場要有獨特的見解和判斷分析能力。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吳建友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現代企業要求CFO不僅是管家型的,更應當是戰略型的。
溝通協調能力
從協調方面看,CFO要處理好與股東、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社會審計機構等的外部關系;同時,也要處理好與CEO、內部審計機構、財務總監、司庫和首席信息官等的內部關系。
中國的CFO顯然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在普華永道聯合CFOPublishingCorporation日前開展的首次區域性調查顯示,在首席財務官投入多于50%的時間來參與協助管理層的決策的調查中,中國只有34%的首席財務官這樣做了,遠遠低于亞洲區的平均水平47%。
作為一個專業人士,CFO必須學會與各部門和各層級的人員溝通,因為他們可能來自于非財務專業,把財會方面的一些法規跟他們解釋,讓他們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別指望他們解釋一次就能聽懂或者接受,但是一定要解釋。以后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就自然會想到你解釋的東西是對的。
信息技術能力
在企業的集團化和國際化背景下,傳統的手工核算管理系統根本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CFO的IT知識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一個企業的信息化過程不僅有賴于技術老師的經驗,更加依賴于公司高層管理者的理解、認同和參與,好的CFO不僅是IT的決策者,更是IT項目學習者、IT過程的推動者和IT觀念的貢獻者。
最后,一個良好的行會體制的形成對未來中國CFO的發展不容低估。美日等國雖然沒有出臺強制性政策規定,但通過政府認可并且有法律支持的行業協會效應,鼓勵CFO參加資格考試并加入協會。中國的行業協會一向薄弱,但是,考慮到行業協會對于以提高CFO能力和財務管理水平,規范CFO制度建設的作用,中國CFO的培養還有賴于一個強大的行業協會的支持。
最新資訊
- 財務崗位交接工作不容小覷2015-07-20
- 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的稅務及會計處理2015-07-20
- 哪些崗位不屬于會計崗位?2015-07-20
- 出納的日常工作注意事項總結2015-07-20
- 國辦發文明確了三證合一改革的推進2015-07-20
- 用友軟件如何快速備份數據2015-07-20
- 防暑降溫支出的稅務籌劃2015-07-20
- 離婚需謹慎 離婚后房產過戶是否免契稅2015-07-17
- 企業可否同時享受兩加優惠政策2015-07-17
- 銷售廢舊物資是否繳稅 如何賬務處理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