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稅務師 > 稅務師模擬試題 >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三章涉稅犯罪法律制度(2)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三章涉稅犯罪法律制度(2)

更新時間:2015-01-27 15:43:3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稅務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三章涉稅犯罪法律制度(2)

  2015年注冊稅務師備考已經開始,環球網校為了幫助考生鞏固知識點,提高備考效果,特整理了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三章涉稅犯罪法律制度,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三章涉稅犯罪法律制度(2)

  多項選擇題

  1、下列犯罪中,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的有( )。

  A、抗稅罪

  B、逃避追繳欠稅罪

  C、騙取出口退稅罪

  D、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E、非法出售發票罪

  【正確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涉稅犯罪的犯罪主體。選項A,抗稅罪的犯罪主體是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本罪只能由自然人實施,單位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選項B,逃避追繳欠稅罪的犯罪主體是欠繳應納稅款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構成本罪主體。

  2、下列關于涉稅犯罪的規定說法正確的有( )。

  A、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B、納稅人以外的人單獨實施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應當按照妨礙公務罪定罪處罰

  C、逃避追繳欠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D、騙取出口退稅數額為20萬元,且在第一次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5倍以下罰金

  E、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100份又出售的,構成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涉稅犯罪的定罪量刑的相關規定。造成國家稅款損失30萬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屬于“其他嚴重情節”,選項D騙取出口退稅金額在20萬,不符合“其他嚴重情節”的情況,應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出售的,構成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和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牽連犯,按照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定罪處罰。所以選項E錯誤。

  3、某企業在經營期間,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2萬余元,對此案的正確定性和處理應為( )。

  A、構成逃稅罪

  B、構成抗稅罪

  C、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

  D、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E、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正確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逃避追繳欠稅罪。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本題中該企業實施了刑法規定的逃避追繳欠稅的犯罪行為,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因逃避追繳欠稅的數額是2萬元,按照該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4、下列各項中,屬于騙取出口退稅罪的量刑中“其他嚴重情節”的有( )。

  A、造成國家稅款損失30萬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

  B、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C、造成國家稅款損失150萬元以上并且在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

  D、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

  E、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在50萬元以上的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騙取出口退稅罪的量刑。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嚴重情節”:造成國家稅款損失30萬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所以選項A、B正確。C項和D項造成國家稅款損失150萬元以上并且在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屬于“其他特別嚴重情節”。E項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而不是“其他嚴重情節”。

  5、根據《刑法》規定,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 )。

  A、虛開稅款數額1萬元,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B、數額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應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C、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D、數額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應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E、虛開本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以外的其他發票,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正確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涉稅犯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根據規定,虛開稅款數額1萬元以上的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致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000元以上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刑法修正案(八)》刪去刑法第205條第2款,并增加了一條,作為第205條之一:即虛開本法第205條規定以外的其他發票,情節嚴重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6、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下列關于瀆職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犯的客體都是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秩序

  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犯罪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都是故意

  C、是否給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是區分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罪與非罪的界限

  D、瀆職罪的犯罪主體都是特殊主體

  E、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和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的犯罪主體都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瀆職罪各罪的構成要件。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侵犯的客體是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秩序。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犯的客體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秩序和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司法活動秩序。所以選項A錯誤。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的犯罪主體是海關、外匯管理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所以選項E錯誤。

  7、根據刑法的規定,關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的區別,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體是行政執法人員

  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而徇私枉法罪的主觀方面可以是過失

  C、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的客觀上都可能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刑事追訴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都要求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而徇私枉法罪沒有“情節嚴重”的要求

  【正確答案】CE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的區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體是行政執法人員,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所以選項A錯誤。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的主觀上都出于故意,過失不能構成上述兩罪。所以選項B錯誤。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與徇私枉法罪的共同點在于:主觀上都出于故意且為徇私情私利;客觀上都可能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刑事追訴。所以選項C正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而徇私枉法罪中的行為構成犯罪則沒有“情節嚴重”的要求。所以選項D錯誤,選項E正確。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練習題:第三篇第二章刑罰

     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注冊稅務師考試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稅務師資格查詢

稅務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稅務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稅務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