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稅《稅務代理實務》第九章預習題:企業所得稅納稅審核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9年)
“營業外收入”為生產過程中的邊角廢料銷售,未開發票收取現金的收入,會計分錄為:
借:現金 8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80 000
【正確答案】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外收入) 8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其他業務收入) 68376.0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1623.93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7年)
審核“其他應付款―包裝物押金”賬戶,有貸方余額3.8萬元,經核實,其中含逾期包裝物押金2.34萬元。
【正確答案】
根據規定,包裝物逾期押金應當轉入其他業務收入,逾期押金應當補計增值稅銷項稅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并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調賬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付款――包裝物押金 23 4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或其他業務收入) 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 400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6年)
2006年審核2005年納稅事項。2005年l2月5日23#記賬憑證企業賬務處理為:
借:預收賬款 2983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5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3350
借:主營業務成本 l80000
貸:發出商品 l80000
借:銀行存款 25150
預收賬款 1650
貸:管理費用――倉儲保管費 26800
后附原始憑證四張:
(1)產品出庫單(2005年l2月5日填制);
(2)“增值稅專用發票”記賬聯、取貨單各l張,開具專用發票的日期、取貨單的日期均為2005年10月6日;
(3)該公司向客戶收取產品倉儲保管費收據1張。
注冊稅務師進一步審核,發現該企業并未與客戶簽訂分期收款銷售合同,企業在2005年10月6日收到款項時,企業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預收賬款 300000
借:發出商品 l80000
貸:庫存商品 l80000
【答案解析】
企業并沒有與客戶簽訂分期收款銷售合同,不得按分期收款銷售貨物確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該在收取貨款,并開出取貨單的當天(即:10月6日)確認收入,企業是在12月5日貨物實際發出時確認的收入,屬于人為地將納稅義務時間延后的行為,屬違法行為。
企業在銷售貨物時同時收取的倉庫保管費,應該屬于價外費用的性質,所以應該計入銷售額中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
會計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 268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22905.98 (2680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894.02 (26800/1.17×17%)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稅金及附加) 389.40 (3894.02×(7%+3%))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272.58 (3894.02×7%)
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116.82 (3894.02×3%)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7年)
某公司將自產產品計20萬元捐贈給某老年福利院(經審核該批產品生產成本為20萬元;同類產品不含稅銷售價格為30萬元)
【正確答案】
該企業以自產產品對外捐贈未按稅法規定視同銷售處理,應補計增值稅銷項稅額。并應按捐贈產品的公允價作為計稅收入,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視同銷售收入:30萬元
視同銷售成本:20萬元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將自產的產品對外捐贈時必須視同銷售,計算繳納增值稅。
應計增值稅銷項稅額=30×17%=5.1(萬元)
>>>報考指南 | |||||||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7年)
7月8日,第10號憑證:投入一條新生產線,在試運行階段生產一種新的鋁產品,發生成本l8萬元,銷售后共收到貨款23.4萬元,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l80 000
貸:銀行存款 l80 000
借:銀行存款 234 000
貸:在建工程 234 000
【正確答案】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建工程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取得的試運轉過程中形成的能夠對外銷售的產品,發生的成本計入在建工程成本,銷售或轉為庫存商品時,按實際銷售收入或預計售價沖減工程成本。
稅法規定,在建工程試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銷售商品收入,應作為銷售商品,計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因此,此業務應當補計增值稅銷項稅額、相應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調賬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34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000
試運行收入應并入總收入計征企業所得稅,不能直接沖減在建工程成本。因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34 000÷(1+17%)-180 000=20 000(元)
【補充例題•簡答題】(2008年) (前面講過)
根據現行有關稅收政策規定,簡述折扣銷售在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上分別應如何處理。
【正確答案】
(1)折扣銷售在增值稅中是指銷貨方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因購貨方購貨數量較大等原因給予購貨方的價格優惠。由于折扣是在實現銷售時同時發生的,因此,稅法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2)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在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時,如果將價款與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的,以折扣后的價款為營業額;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營業額中減除。
(3)在所得稅的收入確認中,銷售貨物涉及商業折扣即稅法上所說的折扣銷售,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貨物收入金額。商業折扣,是指企業為促進貨物銷售而在貨物標價上給予的價格扣除。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7年)
審核“投資收益”賬戶,只記載有如下事項:投資收益90萬元,系該公司對乙企業進行的股權投資(30%),按權益法核算,乙企業2008年實現稅后凈利300萬元。經查詢乙企業尚未作2008年度的利潤分配決策。
【正確答案】
稅法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應當以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策的時間確認收入的實現。
本題目中,被投資方乙企業未作2008年利潤分配決策,對于甲公司按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征稅,應當調減應納稅所得額90萬元。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6年,修改)
企業于2008年底,經過清理往來賬戶,發現一筆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金額8萬元,企業按會計制度規定,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付賬款――甲單位 8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 000
【正確答案】
無法支付的應付款按稅法規定應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征所得稅。
【補充例題?綜合題】
2011年初,甲公司將其持有的聯營公司――乙公司的30%股權全部予以轉讓,并收訖股權轉讓價款1400萬元。股權轉讓時,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為700萬元,損益調整為25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為50萬元。分析其稅務處理。
【正確答案】
①甲公司轉讓其持有的乙公司的30%股權時,不征營業稅和增值稅;
②股權轉讓所得為1400-700=700萬元(忽略印花稅),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700*25%=175萬元。
③股權轉移書據應該按照產權轉移書據繳納印花稅。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9年)
“應付職工薪酬”賬戶各明細欄目反映,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合計2 000 000元(人均月工資2 500元);發生職工福利費合計400 000元;發生職工教育經費80 000元:撥繳工會經費24 000元已取得相關工會撥繳款收據,同時又另行列支工會活動費40 000元。
【正確答案】
(1)工資總額2 000 000元,可以稅前扣除。
(2)福利費
扣除限額為280 000元(2 000 000×14%),實際發生400 000元,超標,應納稅調增120 000元。
(3)職工教育經費
扣除限額50 000元(2 000 000×2.5%),實際發生80 000元,超標,納稅調增30 000元。
(4)工會經費
扣除限額為40 000元(2 000 000×2%),但是實際取得收據的是24 000元,所以,稅前扣除為24 000元。另行列支工會活動費40 000元,如果記入當年成本費用,則需要做納稅調增――沒有合法憑據。
本月收到上月先征后退的增值稅稅款26 500元,報社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26 500
貸:盈余公積――減免稅款 26 500
【正確答案】
企業收到先征后退的增值稅稅款,錯用會計科目,影響企業所得稅。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會計調整分錄
借:盈余公積――減免稅款 26 500
貸:營業外收入 26 500
>>>報考指南 | |||||||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6年)
注冊稅務師審核“銷售費用”明細賬時,通過摘要欄審核,抽調記賬憑證,發現企業取得一張單純開具“租車費”的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專用發票,企業賬務處理為:
借:銷售費用 4 6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50
貸:銀行存款 5 000
進一步詳細核實,發現該公司2005年度上述情況累計抵扣了進項稅額38 500元,2006年度尚未發生此類情況。
【正確答案】
企業取得的運費發票開具不符合規定,按照規定應該是不得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
會計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銷售費用 38 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8 5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稅金及附加 3 850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2 695
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1 155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6年)
該企業2005年11月份通過技術市場簽訂一份非專利技術轉讓合同已按規定貼印花稅票,已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其“無形資產――××非專利”賬面價值為200000元,收取技術轉讓費450000元,企業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450000
貸:無形資產 200000
其他業務收入 250000
請作出相應的調賬分錄。
【正確答案】
企業轉讓非專利技術所有權的業務,應該是按照規定計算征收營業稅的。
會計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其他業務收入 2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22500
(450000×5%)
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1575
(22500×7%)
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675
(22500×3%)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外收入 225250
【補充例題?綜合題】(2007年)
審核“營業外支出”賬戶,其中記載有如下事項:代付個人所得稅稅款3萬元。
【正確答案】
代付個人所得稅稅款3萬元不得在稅前扣除,應當調增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
【補充例題?簡答題】
1.2010年9月,A上市公司發布重大重組預案公告稱,A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向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B公司發行3000萬股 A 股股票,收購其持有的C公司60%的股權。增發價8元/股。收購完成后,C公司將成為A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C公司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其中B公司的出資金額為6000萬元,出資比例為 75%,D公司的出資金額為 2000萬元,出資比例為 25%。
B公司承諾,本次認購的股票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 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轉讓。
請分析此次股權收購的企業所得稅問題。
【答案解析】
(1)收購60% 股權
盡管該項業務屬于股權收購,盡管所支付的對價均為上市公司的股權,但由于A公司只收購了C公司的60%股權,沒有達到75%的要求,因此應當適用一般性稅務處理:
①被收購企業的股東(被收購方):B公司應確認股權轉讓所得或損失。
股權轉讓所得=取得對價的公允價值-原計稅基礎=8×3000萬-8000萬(注冊資本)×60%=19200(萬元)
B公司股權轉讓應納所得稅=19200×25%=4800(萬元)
②收購方:A公司取得C公司股權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即2.4億元(8×3000萬)。
③被收購企業:C公司的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需要做變更稅務登記。
(2)如果其它條件不變,B公司將轉讓的股權份額提高到75%,也就轉讓其持有的全部C公司的股權,那么由于此項交易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的5個條件,因此可以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
①被收購企業的股東(被收購方):B公司暫不確認股權轉讓所得。
②收購方:A公司取得C公司股權的計稅基礎應以被收購股權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即6000萬元(8000萬×75%)。
③被收購企業:C公司的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需要做變更稅務登記。
如果A、B公司采用后一種方式,轉讓C公司75%的股權,則B公司可以在當期避免4800萬元的所得稅支出。
【補充例題?簡答題】(股權支付不抵于85%)
2011年甲生產企業合并乙公司,乙公司全部資產公允價值為5700萬元、全部負債為3200萬元、未超過彌補年限的虧損額為620萬元。
合并時甲給乙公司的股權支付額為2300萬元、銀行存款200萬元。
2011年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為6%。若該企業采用特殊性稅務處理,分析可由該摩托車生產企業彌補的虧損。
【答案解析】
可以彌補的虧損=(5700-3200)×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
=2500×6%=150(萬元)
未超過彌補年限的虧損額為620萬元,只能由甲彌補150萬元虧損。
最新資訊
- 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章節習題+核心考點匯總2025-09-19
- 2025年稅務師模擬卷《涉稅服務相關法律》2套(免費下載)2025-09-02
- 速來測試!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模擬卷可以免費下載啦(共2套)2025-08-28
- 兩套免費下載!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模擬練習卷2025-08-23
- 免費獲取!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模擬練習兩套卷2025-08-15
- 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模擬題(階段測試兩套卷)2025-08-13
- 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題庫:章節練習題+模擬卷+歷年真題2025-07-29
- 2025年稅務師經典題解(5科目章節題匯總)2025-07-28
- 2025年稅務師題庫:模擬練習+歷年真題+知識點題目 免費做2025-07-08
- 2025年稅務師考試模擬試題pdf-下載地址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