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稅務代理實務 預習指導:第八章(27)


補充:$lesson$
(1)高管人員的股票認購權
①在行使股票認購權時的實際購買價(行權價)低于購買日(行權日)公平市場價之間的差額,屬于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的所得。
②個人在股票認購權行使前,將其股票認購權轉讓所取得的所得,應并入其當月工資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③對個人在行使股票認購權后,將已認購的股票(不包括境內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所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2)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營銷成績突出的雇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游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游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業績獎勵,應根據所發生費用的全額并入營銷人員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1.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
A、員工個人自己負責稅款,企業只負責代扣代繳時(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1)先將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2)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上述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
【補充例題】
某居民2010年3月取得月薪收入4000元,2009年度一次性獎金30000元。該經理3月份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①3月份工資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
(4000-2000)×10%-25=175(元)
②3月份取得的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
30000÷12=2500(元)
先確定適用稅率為l5%,速算扣除數為l25。
30000×15%-l25=4375(元)
③3月份應繳個人所得稅合計:
175+4375=4550(元)
(3)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若接上例:2010年3月取得月薪收入1300元,其他條件不變
①3月份工資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
低于2000元,不納稅
②3月份取得的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
【30000-(2000-1300)】÷12=2441.67(元)
先確定適用稅率為l5%,速算扣除數為l25。
【30000-(2000-1300)】×15%-l25=4270(元)
③3月份應繳個人所得稅合計:
0+4270=4270(元)
(4)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將、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B、員工拿的是稅后年終獎,或者企業承擔相關個稅時(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例題?計算題】
某中國公民,2009年1月取得2008年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22800元。請計算張某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假定本月工資超過扣除標準)
(1)由于當月的工資超過扣除費用標準,可直接用不含稅獎金除以12的商來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每月的不含稅獎金=22800÷12=1900(元),查找《不含稅稅率級次表》,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5%和125元(考試會給出相關《稅率表》)。
(2)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22800-125)÷(1-15%)=26676.47(元)
(3)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來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每月的含稅獎金=26676.47÷12=2223.04(元),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5%和125元。
(4)張某的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6676.47×15%-125=3876.47(元)
2.對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這三個特定行業的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采取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年度終了后30日內,合計其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并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3.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按月發放的,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不按月發放的,分解到所屬月份并與該月份“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后計征個人所得稅。
公務費用的標準,由省級地稅局根據實際情況測算,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國稅總局備案。
4.被單位委派到另外一家單位工作,且由雇傭單位和派遣單位分別支付工資,應該由雇傭單位一方在支付工資、薪金時,按稅法規定減除費用,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派遣單位支付的工資、薪金不再減除費用,以支付金額直接確定適用稅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5.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人員,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居住時間 |
稅額計算公式 |
90日(或183 日)以內 |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天數 |
90日(或183日)~1年 |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天數 |
1~5年 |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天數) 注:如果上款所述各類個人取得的是日工資薪金或者是不滿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仍應以日工資薪金乘以當月天數換算成月工資薪金后,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其應納稅額。 |
最新資訊
- 最后50天! 稅務師《稅法(一)》87條公式,抓緊時間背2025-09-26
- 刷題前必看!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公式匯總2025-09-25
- 2025年稅務師資料:9月強化階段必備,5科高頻考點+真題解析!2025-09-19
- 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難嗎?備考困境解鎖核心考點+模擬卷破局2025-09-19
- 【今日份福利】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高頻考點+配套練習題2025-09-18
- 稅務師稅法一和稅法二哪個難?內行人深度拆解2025-09-17
- 沖刺必刷!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高頻考點整理及章節習題匯總2025-09-17
- 助力備考!2017-2024年稅務師《稅法一》各章節分值分布2025-09-16
- 強化必備: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高頻考點+章節習題匯總2025-09-16
- 救命!稅務師稅法一易錯易混知識點清單出爐,看完不踩雷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