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行業:這些稅收新科技亮了


科技改變生活。稅收大數據服務、基于云技術的電子發票平臺、“區塊鏈+稅務”“無感”辦稅、智能微廳……在稅收領域,新科技應用正快馬加鞭,引人注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非接觸式”辦稅成為常態,稅收與科技擦出更多創新“火花”,給人們帶來實惠和便利。經濟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地稅務部門,帶領大家“探一探”這些稅收新科技——
數據會“說話”
稅收大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數據可是一個“富礦”。企業有銷售就會開發票,“真金白銀”的增值稅發票能夠準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與經濟運行情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稅收大數據這種優勢被充分運用,成為幫助企業實現上下游對接、“會說話”的好幫手與貼心人。
稅收大數據究竟如何“說話”呢?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告訴記者:“稅務部門在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業訴求,及時收集企業原材料采購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依托各地稅務部門信息平臺,利用稅收大數據,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精準匹配供應商。在征得供需雙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應方信息,在供需雙方自主自愿前提下,實現產銷對接。”
來看具體例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山東力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度出現供應斷檔,公司采購負責人急得團團轉。此時,山東東營市稅務局建立了以“金稅三期”決策支持系統與“魯稅通”征納互動平臺為基礎的疫情防控涉稅數據云端“資源池”,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力智化工通過“魯稅通”提交了企業訴求,稅務部門及時通過增值稅發票開票信息比對,篩選出匹配的供應商清單,最終幫助他們成功簽訂復工復產第一單,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今年一季度,浙江舜浦工藝美術品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外某知名服飾品牌商簽下了價值400萬美元的草帽訂單,其中需要藺草這一原材料。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與當地陰雨天氣影響,他們公司的藺草種植基地產量跟不上,無法保障訂單順利完成。得知情況后,溫嶺市稅務局迅速開展稅收大數據分析,通過掃描比對發票數據與供需信息,篩選出10余家開具過以藺草為品名的銷售發票企業。最終,通過雙方自愿對接,該公司順利采購到原材料,避免了違約風險。
“會說話”的稅收大數據也在幫助湖北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大作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通過稅收大數據供需匹配,各地上下游廠家與湖北企業積極對接,疏通購銷“堵點”,已達成合作項目6264個,累計成交金額82.2億元。
發票能“跑腿”
企業日常經營離不開發票,發票業務是納稅人辦理最頻繁的一項涉稅業務。如今,發票們更加敏捷快速地“奔跑”在信息化高速路上,讓更多人足不出戶就伸手可及。
據了解,今年3月份,稅務部門已經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開通了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版),新辦納稅人可以免費領取稅務發放的UKey,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不再像以往需要向第三方購買增值稅發票的金稅盤與稅控盤等稅控設備。在發票領用方式上,稅務部門今年將加大“網上申領、郵寄配送”力度,力爭在今年底前,將目前50%的比例提升到70%。
全國各地也不斷創新舉措,讓發票“跑得”更好更快。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獲悉,成都“蓉票兒”電子發票管理服務平臺去年4月上線,至今使用商戶已超過11萬戶,累計開票150余萬張。“蓉票兒”基于數字化技術,不僅具有多平臺掃碼開票、移動端審核開票、7天內補開發票等功能,還支持多家門店共用一個稅盤,有效幫助商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開票二維碼,即可實現在線申請開票,并通過模糊搜索企業名稱及稅號、微信卡包導入、自動發送電子發票信息等功能,最快3秒至5秒完成開票,并自動獲取電子發票信息。
此外,“蓉票兒”服務平臺依托電子發票開票子系統、增值稅發票風險管理子系統、電子發票入賬管理子系統,還可以提供信息歸集、發票驗真、入賬報銷及發票代開等服務。
去年6月,利用云技術自行開發建設的全國首家代開電子發票平臺落地廣東。該平臺上代開發票申請、多渠道繳稅、電子發票開具以及版式文件生成、發票推送及下載等全流程均為自主開發,不依賴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這一平臺具有“一次都不用跑”“智能審核”“自動預警”和“綠色共享”等優勢,可一站式實現申請、繳稅、開票全流程。
重慶市稅務局在增值稅納稅申報“一表集成”基礎上,開發“點即報”功能,實現增值稅申報銷售收入自動匯總、免稅收入自動統計、差額扣除自動計算、申報疑點自動監控、申報表格自動填報。4月1日該功能上線,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進入申報界面后,除存在未開票收入等特殊情形外,只需核對確認預填好的發票等數據,點擊“確認”即可完成申報,無需手工計算和填報。
山東煙臺市稅務局運用“區塊鏈+稅務”技術,可實時監控農戶以“上鏈者”身份提報的生產經營、發票開具等信息,建立農業生產者“自主登記、自主提報、自我信用擔保”的運行模式。這套基于“區塊鏈+稅務+農產品質量監督”的新型農產品安全保障體系,比企業自建的傳統質量追溯條碼等方式更具公信力,可有效防止假冒產品“上鏈”,還能規范企業開具發票行為。
大廳更“聰明”
“在這里,一次性就能將稅控設備發行、發票申領完成,總共用時不到5分鐘。這個迷你廳不僅功能齊全,且操作空間獨立,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讓我們更有安全感。”濱州鑫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對當地“智能微廳”稱贊道。
國家稅務總局濱州市濱城區稅務局將“互聯網+納稅服務”深度融合,率先引入“智能微廳”,突破以往單設備單功能的技術瓶頸,整合大廳所有涉稅業務。納稅人通過“智能微廳”即可辦理新辦納稅人信息確認、發行認證、發票申領、發票代開、社保繳費等業務,真正實現了“一站式辦結”。微廳還利用雙目攝像頭與語音識別器,實現人像識別與語音語義識別,且能利用電話聽筒、手寫輸入的交互方式與稅務人員實時溝通。
去年10月,四川成都市成華區稅務局開始在辦稅服務廳設置智能攝像設備,建立視頻采集區,自動采集辦稅人員人臉信息。辦稅人員進入視頻采集區時,人像采集設備自動完成實名驗證過程,即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快速識別納稅人身份,顯示出相應登記信息,將驗證結果與辦稅行為關聯起來。辦稅人員無需再到窗口專門實名驗證,便可辦理實名涉稅事項。
國家稅務總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稅務局則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與3D建模技術相結合的3D實景導稅,接入5G網絡,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24小時無人值守智慧辦稅服務廳。該服務廳充分利用人臉識別、智能門禁、手機智能導稅、稅務感知、VR(虛擬現實)等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先進技術,為納稅人提供互聯網、自助辦稅終端、遠程視頻終端、手機APP、PAD等多種辦稅渠道。
業內老師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便民設施,讓城市更宜業宜居”“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企業”等任務,相信我國稅收服務將全方位提質增效,更多稅收新科技將加速涌現,讓廣大企業和納稅人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便利。
2020年稅務師考試正在備考中,報名成功的考生可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來獲取2020年各地稅務師準考證打印時間的及時短信提示,此服務免費,請及時預約。
以上內容是稅務師行業:這些稅收新科技亮了,請持續關注!為方便考生,我們提供更多稅務師免費試題資料及備考技巧,詳情點擊下方按鈕查看。
最新資訊
- 稅務師們注意了!10月起,企業所得稅預繳將有這些變化2025-09-17
- 稅務師實務:手續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知多少?2025-09-12
- 稅務師熱點:六問六答帶您了解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常見問題2025-09-10
- 好消息兩部門發文明確~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2025-08-26
- 國家稅務師總局發布關于明確快遞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公告2025-08-13
- 考試一次性補貼3000元!一年過5科補貼5000元!不考2025年稅務師損失大了2025-08-08
- 稅務師是最沒用的證書?中稅協通知發展潛力巨大!2025-07-22
-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優化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及相關解讀2025-07-15
- 稅務師的含金量高嗎?給還在猶豫報名的你2025-07-07
- 稅務師行業熱點速覽!2025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稅費政策,早了解早受益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