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行業動態:疫情期間做貢獻企業將獲財稅支持


疫情發生后,涌現出許多企業盡己所能,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做貢獻,有的企業捐資捐物,有的提供技術支持,有的提供人力支持,還有許多央企、國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積極幫助、扶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對這些做出貢獻的企業,國家有關部門接下來是否會提供財稅支持?對此,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在3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向《中國企業報》記者明確回應:對支持防護救治、支持物資供應、支持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的企業,國家有支持。
四大稅費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發生以后,國家先后出臺了三批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稅費優惠政策。”王道樹介紹,這些政策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一是在支持防護救治方面:對于取得政府規定標準的疫情防治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單位發放的預防新冠肺炎的醫藥防護用品等,也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是在支持物資供應方面: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納稅人提供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所取得的運輸收入,免征增值稅。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物資快遞收派服務的,免征增值稅;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的,允許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對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進口的直接用于防控疫情物資,免征關稅。
三是在鼓勵公益捐贈方面: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應對疫情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另外擴大了捐贈免稅進口范圍。
四是在支持復工復產方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到八年。
全年社保費減負將超1萬億元
具體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期間能享受哪些稅費減免政策?《中國企業報》記者在會上還了解到,財政部也已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財稅政策,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早日復工復產。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說,這些政策可從讓企業少繳一點、讓政府多補一點、讓融資成本多降一點等三個方面歸納。其中,在落實稅收減免政策基礎上,最近又出臺了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
據介紹,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階段性降費實施以后,預計2020年可以減輕企業負擔5100多億元。同時,還指導地方在確保醫保基金長期可持續的情況下,減征部分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又可以減輕企業負擔約1500億。加上2019年財政部把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由20%降為16%的政策實施,全年僅社會保險費減負,就會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萬億元。此外,加大對重點保障企業專項貸款財政貼息的支持力度,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這樣,就能夠保證這些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不高于1.6%。
“這些出臺的稅費減免政策,對于助力疫情防控、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王道樹說,國家有關部們還鼓勵各地,通過減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小微企業和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還可以享受三項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等稅費支持政策,這些都是稅務部門“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的重點。
在融資上,為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稅務部門將納入“銀稅互動”的企業,從納稅信用A級、B級拓展到M級,確保疫情期間信息推送、申請受理不中斷,努力實現“銀稅互動”、網上貸款一站式辦理。
2020年稅務師考試備考已開始,為避免錯過報名,環球網校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我們將以短信形式提醒您2020稅務師報名開始時間,請及時預約。
以上內容是稅務師行業動態:疫情期間做貢獻企業將獲財稅支持,請持續關注!為方便考生,我們提供更多稅務師免費試題資料及備考技巧,詳情點擊下方按鈕查看。
最新資訊
- 稅務師們注意了!10月起,企業所得稅預繳將有這些變化2025-09-17
- 稅務師實務:手續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知多少?2025-09-12
- 稅務師熱點:六問六答帶您了解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常見問題2025-09-10
- 好消息兩部門發文明確~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2025-08-26
- 國家稅務師總局發布關于明確快遞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公告2025-08-13
- 考試一次性補貼3000元!一年過5科補貼5000元!不考2025年稅務師損失大了2025-08-08
- 稅務師是最沒用的證書?中稅協通知發展潛力巨大!2025-07-22
-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優化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及相關解讀2025-07-15
- 稅務師的含金量高嗎?給還在猶豫報名的你2025-07-07
- 稅務師行業熱點速覽!2025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稅費政策,早了解早受益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