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題:第一章稅法基本原理(1)


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稅務規章的制定程序,正確的是( )。(環球網校提供稅法基本原理試題)
A.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和公布
B.立項、審查、決定和公布起草
C.立項、起草 、決定和公布審查
D.立項、決定和公布、審查 、起草
【答案】A
【解析】我國稅務規章的制定程序: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和公布。
2、減免稅是對某些納稅人的鼓勵或照顧措施,通過直接降低稅率的方式實現的減稅、免稅的形式是( )。
A.法定式減免
B.稅基式減免
C.稅額式減免
D.稅率式減免
【答案】D
【解析】稅率式減免是對某些納稅人的鼓勵或照顧措施,通過直接降低稅率的方式實現的減稅、免稅。
3、下列關于國際稅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國際重復征稅必然對國際經濟合作與交往產生影響,由此引起國家間必要的稅收協調活動
B.國際稅法的調整對象就指是國家與涉外納稅人之間的涉外稅收征納關系
C.國際上對跨國營業所得來源地的確認,一般都采用營業活動發生地標準
D.轉讓定價調整方法是整個轉讓定價稅制的核心內容
【答案】B
【解析】國際稅法的調整對象就指是國家與涉外納稅人之間的涉外稅收征納關系和國家相互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4、某跨國公司在某一納稅年度,來自本國所得100萬元;該公司在甲、乙、丙三國各設一分公司,甲國分公司所得40萬元,乙國和丙國分公司所得各30萬元。各國稅率分別是:本國40%,甲國30%、乙國40%、丙國50%,則用分國限額法計算乙國抵免限額為( )萬元。(上述的所得均為稅前所得)
A.16
B.14
C.12
D.24
【答案】C
【解析】計算分國抵免限額乙國抵免限額= (100 + 40 + 30 +30)×40%×30÷200= 80×30÷200 = 12(萬元)
5、下列關于稅法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稅法的特點和其他法律的特點具有一致性,這是因為他們均屬于法的范疇
B.稅法的特點是稅收上升為法律后的形式特征,應與稅收同屬于經濟范疇的特點相一致
C.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于制定法
D.稅法屬于侵權規范,公民素質提高后的納稅習慣是存在的
【答案】C
【解析】稅法的特點和其他法律的特點不具有一致性,否則即無所謂稅法的特點;稅法的特點是稅收上升為法律后的形式特征,應與稅收屬于經濟范疇的形式特點相區別;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于制定法;稅法屬于侵權規范,離開法律約束的納稅習慣是不存在的。
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企業之前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與納稅人預先約定有關定價事項,監督納稅人執行。”這體現了稅法基本原則中的( )。
A.稅收法律主義
B.稅收公平主義
C.稅收合作信賴主義
D.實質課稅原則
【答案】C
【解析】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企業之前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與納稅人預先約定有關定價事項,監督納稅人執行。這體現了稅法基本原則中的稅收合作信賴主義原則。
7、下述體現了實質課稅原則的是( )。
A.征納雙方關系從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賴,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對抗的
B.納稅人借轉讓定價而減少計稅所得,稅務機關有權重新估定計稅價格
C.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規定
D.當納稅人的負擔能力相等時,以其獲得的收入的能力確定負擔能力的基本標準,收入指標不完備時,財產或消費水平作為補充指標
【答案】B
【解析】稅收合作信賴主義是指征納雙方關系從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賴,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對抗的,這一原則與稅收法律主義存在一定沖突,許多國家稅法在應用這一原則時都作了一定限制。實質課稅原則,即依納稅人真實負擔能力決定其稅負,不能僅考核其表面是否符合課稅要件;例如,納稅人借轉讓定價而減少計稅所得,稅務機關有權重新估定計稅價格,而不是納稅人申報的價格計稅。選項D屬于稅收公平主義原則的內容。
8、某縣服務公司在2009年4月稅款繳納上和當地稅務所發生了爭議,稅務機關責令其在當年5月10日前必須繳稅,服務公司咨詢稅務師后按規定及時繳稅,而后依法申請行政復議,這體現了稅法適用原則中的( )。
A.新法優于舊法原則
B.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
C.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
D.程序優于實體原則
【答案】D
【解析】程序優于實體原則,在稅收爭訟發生時,程序法優于實體法,以保證國家課稅權的實現。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溫馨提示:如果您在稅務師做題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稅務師考試頻道及稅務師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以上文章為2017年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題:第一章稅法基本原理(1),請考生認真做題,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做題能力及思考能力。
9、下列屬于實體從舊、程序法從新原則的正確解釋是( )。
A.對同一事項兩部法分別訂有一般和特別規定時,特別規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規定的效力
B.實體法不具備溯及力,而程序法有在特定條件下具備一定溯及力
C.實體法、程序法權利義務均以其發生的時間為準
D.新法、舊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時,新法的效力優于舊法
【答案】B
【解析】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是指實體法不具備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條件下具備一定溯及力。
10、張某2009年8月份取得收入5800元,若規定起征點為1500元,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應稅收入500元以下的,適用稅率為5%,應稅收入500-2000元的,適用稅率為10%,應稅收入2000-5000元的,適用稅率為15%,超過5000元以上的,稅率為20%。則張某應納稅額為( )元。
A.125
B.620
C.445
D.785
【答案】D
【解析】5800元超過了起征點,所以全部納稅。應納稅額=500×5%+(2000-500)×10%+(5000-2000)×15%+800×20%=785(元)
11、下列關于稅法司法解釋的陳述,正確的是( )。
A.國家司法部的解釋可以作為判案的依據
B.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有原則分歧的,由其雙方協商或上報國務院
C.稅法司法解釋可以劃分為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審判解釋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檢察解釋
D.“兩高”在審案中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不產生一般解釋的效力
【答案】D
【解析】司法解釋主要是指兩高的解釋,不含司法部的解釋;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有原則分歧的,則應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稅法司法解釋可以劃分為有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審判解釋,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檢察解釋,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作出的共同解釋;“兩高”在審案中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不產生一般解釋的效力。
12、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辦法》屬于( )。
A.稅收法律
B.稅收行政法規
C.稅收行政規章
D.稅務行政命令
【答案】C
13、下列關于稅法分類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稅收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和稅收法規、規章
B.《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稅收法律
C.稅務規章與其它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裁決
D.稅務行政規范不屬于法律的構成形式,但是它是稅務行政管理的依據,稅務行政相對人也必須遵循
【答案】D
【解析】我國稅收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而高于稅收法規、規章,所以選項A不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稅收法律,所以選項B不正確;稅務規章與其它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由國務院裁決,所以選項C不正確。
14、稅收法律關系產生的標志是( )。
A.納稅人辦理或重新辦理稅務登記
B.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的同時存在
C.引起納稅義務成立的法律事實
D.征、納雙方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形成
【答案】C
【解析】由于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應以引起納稅義務成立的法律事實為基礎和標志。
15、下列稅種中,征稅對象與計稅依據一致的是( )。
A.印花稅
B.車船稅
C.消費稅
D.企業所得稅
【答案】D
【解析】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所得額,計稅依據也是所得額。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溫馨提示:如果您在稅務師做題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稅務師考試頻道及稅務師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以上文章為2017年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題:第一章稅法基本原理(1),請考生認真做題,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做題能力及思考能力。
最新資訊
- 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章節習題+核心考點匯總2025-09-19
- 2025年稅務師模擬卷《涉稅服務相關法律》2套(免費下載)2025-09-02
- 速來測試!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模擬卷可以免費下載啦(共2套)2025-08-28
- 兩套免費下載!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模擬練習卷2025-08-23
- 免費獲取!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模擬練習兩套卷2025-08-15
- 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模擬題(階段測試兩套卷)2025-08-13
- 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題庫:章節練習題+模擬卷+歷年真題2025-07-29
- 2025年稅務師經典題解(5科目章節題匯總)2025-07-28
- 2025年稅務師題庫:模擬練習+歷年真題+知識點題目 免費做2025-07-08
- 2025年稅務師考試模擬試題pdf-下載地址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