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復習重點:管理心理(1)


第四章 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第一節 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分析
1.研究分析表明,認知能力測驗成績與工作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大約在0.2~0.3之間。
2.責任感與工作績效有最強的正相關(≈0.3),在任何現實的工作中,責任感強的人都傾向于能獲得較高的績效。反之,那些冷漠、不負責任、不努力的人,在任何現實的工作中都傾向于低績效。個人能力和工作的滿意度,在責任心與績效之間的關系中起著中介作用。高外向的人易于獲得管理和商業上的成功;高情緒穩定的人在充滿壓力的情境中更有效率;高宜人性的人能夠有效地處理客戶關系,解決沖突;具有開放性的人易于精通工作,并能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做出較好的決策。
3.工作滿意度的定義:指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滿足與否的態度。
4.員工工作滿意度來源于以下幾方面:1)富有挑戰性的工作。2)公平的報酬。3)支持性的工作環境。4)融洽的人際關系。5)個人特征與工作的匹配。6)工作滿意度與績效和行為的關系。當員工的行為不受外在因素的限制時,工作滿意才可能導致生產效率的提高。
5.最早提出組織承諾的是貝克爾。阿倫和梅耶綜合研究提出三種形式的承諾:感情承諾、繼續承諾、規范承諾。
6.社會知覺:(1)首因效應,即最先的印象,是指最先的印象對人的知覺產生強烈影響。(2)光環效應。(3)投射效應。(4)對比效應。(5)刻板印象。
7.所謂歸因,就是利用有關的信息資料對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推論其原因的過程。行為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也可分為穩因和非穩因。
8.當人們把行為者的行為歸結于內因或穩因,即人的能力、個性、努力程度時,人們就會預測其行為在類似的情況下還會再次出現;反之,當人們把行為者的行為歸結于外因或非穩因時,人們就很難斷定在類似的情況下行為是否會再度出現。社會性的心理動機,如成就、權力、親和、安全和地們的需要和動機。
9.組織公正與報酬分配:1)分配公平2)程序公平3)互動公平。
10.績效薪資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不是根據工作時間或工作資歷來決定的,而是由個人或群體或組織的績效水平決定的。
最新資訊
- 2025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內容2025-09-26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重點2025-09-25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考試重點:四級備考核心內容梳理2025-09-24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