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道德》講義(3)


【具體講解】
第一章 職業道德概述
第一節 道德與職業道德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等方式來調整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特殊行為規范。★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范疇,屬于上層建筑領域,包含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包含著三層基本含義:
首先,一個社會的道德性質、內容,是由社會生產方式、經濟關系(即物質關系)決定的。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經濟關系,就有什么樣的道德體系。
其次,道德是以善惡、好壞、偏私公正等范疇作為標準來調整人們之間的行為的。
再次,道德是依靠社會輿論和人們的信念、傳統、習慣和教育的力量進行調節的。
根據道德的表現形式,道德通常被劃分為三個大的領:域,即家庭道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二)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道德和法律都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手段
歷史上,道德和法律都是國家管理社會公共生活的基本方式,兩者相互作用、互相補充★。離開任何一方,另一方的作用和功能的發揮都會受到影響和削弱。
2.道德與法律的聯系
首先,從相互關系上看,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其次,從作用上看,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均是國家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再次,從內容上看,道德和法律在內容上存在部分重疊現象。
3.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首先,從調節范圍上看,道德適用范圍比法律廣★;
其次,從調節的主體上看,法律代表著國家意志,通過國家司法部門強制執行,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風俗和人們的良心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再次,從調節方式上看,法律調節具有強制性、滯后性特點,而道德規范調節具有明顯的事前性、持久性特點。
(三)道德評價
1.道德評價
道德評價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是非、善惡判斷,表明自己態度和價值傾向的意識活動。
2.道德評價的作用
其評價應該遵循集體主義原則★。具體體現在: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個人利益應該服從于集體利益;當集體利益與國家和社會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集體利益應該服從于國家和社會利益。這是理解和把握道德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
3.《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2001年,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附錄”。★
二、職業道德
(一)職業
職業,簡單地說,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產、生活需要,從事承擔特定社會責任,具有特定義務的業務活動。
首先,職業是人們謀生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
其次,職業能夠使勞動者自身的體力、智力和技術水平得到發展和完善;
再次,職業人通過職業勞動,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
這三方面相互承接,決定了職業必須使責任、權利和利益達到高度統一。
(二)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職業活動的產物,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從其存在方式看,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既存在著反映所有職業活動共同要求的普遍的職業道德規范,也存在著反映各種各樣具體職業活動要求的具體行業職業道德規范。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兩者的有機統一。
(三)職業道德的基本要素
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義務、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榮譽、職業作風。
(四)職業道德的特征★
1.鮮明的行業性
2.適用范圍上的有限性
3.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4.一定的強制性
5.相對穩定性
6.利益相關性
利益是道德的基礎,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規范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與從業者的實際利益相關聯
更多信息請訪問:人力資源管理師頻道首頁
最新資訊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重點2025-09-25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考試重點:四級備考核心內容梳理2025-09-24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