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2. 任務分析――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為彼此相聯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
3. 情境教學――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4.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的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5.合作教學――指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6. 個別化教學――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
7. 掌握學習――由布盧姆提出的,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能達到掌握的程度,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并不能決定他能否學會教學內容,只能決定他將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對該項內容的掌握程度。
8. 教學目標的意義:①指導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價 ②指導教學策略的選用 ③指導學生學習
9. 教學目標的分類:①認知目標: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②情感目標: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觀念系統、價值體系個性化 ③動作技能目標:直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習慣化
10. 怎樣引起學生注意:①激起求知欲 ②變化教學情境 ③配合學生經驗
11.教學目標的九大教學事項:①引起學生注意 ②提示教學目標 ③喚起先前經驗 ④呈現教學內容 ⑤提供學習指導 ⑥展示學習行為 ⑦適時給與反饋 ⑧評定學習結果 ⑨加強記憶和學習遷移
12. 如何運用指導教學法設計教學:①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 ②呈現新材料 ③提供有指導的練習 ④提供反饋喝糾正 ⑤提供獨立的練習 ⑥每周或每月的復習
13. 如何運用發現教學法設計教學:①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矛盾,提出要求解決和必須解決的問題。②促使學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問題,提出解答的假設。③在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自己的假設。④根據實驗獲得的一些材料或結果,在仔細評價的基礎上引出結論。
14. 合作學習的特征:①分工合作 ②密切配合 ③各自盡力 ④社會互動 ⑤團體歷程
15. 個別化教學的基本環節: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②提供教師和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③引入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④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16. 三種教學策略:①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 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發現教學、情境教學、合作學習) ③個別化教學(程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掌握學習)
17.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點:①交互性,即人機對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路徑,學習內容等。②即時反饋 ③以生動形象的手段呈現信息 ④自定步調等
18. 布魯納對發現教學的教學設計提出的四項原則:①教師要將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向學生解釋清楚。②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組織教材。③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適當安排教材難度和邏輯順序。④確保材料的難度適中,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