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點之學習動機及培養
動機的涵義: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動機的功能:激活能力;指向功能;強化功能
學習動機的基本成分: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 種類:1高尚的、正確的動機與低級的、錯誤的動機2近景的直接動機和遠景的間接動機3內部和外部學習動機 特點:多元性、間接性、社會性、職業化
學習需要(即學習內驅力):由認知內驅力、自我提供的內驅力、交往內驅力組成
學習期待: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學習期待是靜態的,誘因是動態的。
特點:1學習動機的多元性2學習動機的間接性3學習動機的社會性4學習動機的職業化
如何激發學習動機:
一.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且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想創設問題情境:1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2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狀態,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適當的跨度
二.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有著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動機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學校效果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來自學習結果的種種反饋信息,對學習效果有明顯影響。表揚與獎勵比批評與指責能更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懲罰比忽視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利用爭強好勝心理,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五.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學生對學習結果的歸因,不僅解釋了以往學習結果產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對以后的學習行為會產生影響。
學習動機的理論觀點
1成就動機理論:個體的成就動機的分類:力求成功的動機;避免失敗的動機。
2成敗歸因理論:行為結果的歸因的三個緯度(維納的理論):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指歸因。
3自我效能感理論:學習中強化的作用在于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行為的出現不是隨后的強化,而是由于人認識了行為與強化之間的依賴關系后,形成了對下一強化的期待。期待有兩種,一是結果期待,二是效能期待。在人們獲得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稱為學習行為的決定因素。
學習動機的外在表現
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態、情緒傾向、意志毅力三個方面。
教師如何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1、學生的成敗感與他們的自我標準有關;2、課題難度要適當;3、課題應由易到難;4、在某一課題失敗時,可先完成有關基礎課題,使學生下次在原來失敗的課題上獲得成功感。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