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幼兒教育學》第四章重點知識


2012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教育學》第四章重點知識
2012年《幼兒教育學》第二章重點知識第四章 教育目的
重點提示
統觀近幾年全國各省的教師資格認證教育學考試,本章的內容多以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形式出現,而論述題很少見。本章的考查重點是: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結構;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組成部分;素質教育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的概念及其代表人物與基本觀點;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關系;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點。
(3)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特點、任務;我國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4)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
考綱鏈接
1.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培養出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導向作用、協調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1)國家的教育目的。(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3)教師的教學目標。
4.教育目的的結構:就是教育目的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身心素質作出規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識、智力、品德、審美、體質諸方面的發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種個性結構。二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社會價值作出規定。即指明這種人符合什么社會酌需要或為什么階級的利益服務。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教育活動的歸宿。對于明確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組織教育活動、進行教育管理、評估教育質量等,教育目的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5.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依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價值作出選擇時所持的一種傾向。
個人本位論主張教育目的應當從受教育者的本性出發,而不是從社會出發。他們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人,充分發展受教育者的個性,增進受教育者的個人價值;在他們看來,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社會只有在有助于個人的發展時才有價值,評價教育的價值也應當以其對個人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來衡量。社會本位論者相反,他們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個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他們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延續;在他們看來,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依賴并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只能以其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會的歷史性與時代性的動態結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的發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演進。(2)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理想;(3)教育目的的確定必須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4)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7.當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3)培養現代人的品質,獨立個性和創新精神。
8.素質教育:(1)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2)是全面發展的教育。(3)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4)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9.普通中小學(包括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質是基礎教育;它的任務是培養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他們學習做人和進一步接受專業(職業)教育打好基礎,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好基礎。
10.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它具有強制性質。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