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知識 輔導講義:電化教學(1)


第一節 電化教學概述
一、什么是電化教學
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媒體恰當結合,傳遞教學信息,以實現教學的優化,就是電化教學。
電化教學過程和一般過程一樣:它既是信息傳遞過程,又是認識過程和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它的基本任務也是: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品德。教師在電化教學過程中,同樣起主導作用。在電化教學中,人和機這二者,人始終是主導者。
電化教學過程和一般教學過程的主要區別是:一般教學過程系統,是人一人系統。電化教學過程系統,是人一機一人系統。
一般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學生、媒體。電化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雖然也是這三者,但其中的教師,可以有兩種:普通教師和屏幕教師(又稱電子教師)。在電化教學過程的媒體中,必須有教學機器參與。有沒有教學機器參與,這是電化教學過程和一般教學過程的根本區別。
二、電化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電化教學的基本功能有兩個:
它能不受時間、空間、微觀、宏觀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現象、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讓學生通過事物固有的信息,通過事物的形、聲、色、變化和發展等,去獲取知識,認識世界。而不是通過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號,去獲取知識。
它能提供代替的經驗,使抽象概念半具體化,具體事物半抽象化,從而使教學、學習變得容易,既容易轉向具體實際化,也容易轉向抽象概念化。
由于電化教學具有上述的優異功能,因此,它能在整個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電化教學的作用:
1.提高教學質量 2.增進教學效率 3.擴大教學規模 4.促進教學改革
三、電化教學的歷史發展
1.萌芽階段 電化教學萌芽于19世紀末。19世紀20年代,幻燈介入教學領域,揭開了電化教學的序幕。在萌芽階段,電化教學以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特別是他的建立在感覺論基礎上的直觀原則,作為理論支柱。
2.起步階段 從20世紀初到20年代,是電化教學的起步階段。
3.初期發展階段 從30年代到40年代,是電化教學的初期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進入教學領域的新媒體,主要有有聲電影和錄音。
4.迅速發展階段和系統發展階段 50年代到60年代,是電化教學的迅速發展階段。50年代后;有越來越多的電教媒體被用到教學中。50年代,有電視、程序教學機等;60年代,有電子計算機。50年代末,美國的心理學家斯金納(skinner)在操作條件反射學說和他設計的教學機器被引入電化教學領域,在美國掀起了程序教學和利用教學機器進行學習的熱潮。60年代初,香農(shannon)等的傳播理論被引入電化教學研究領域,促進了電化教學的迅速發展。
5.電化教學進入系統發展階段 從70年代起,電化教學進入系統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進入教學領域的新媒體主要有:錄像電視系統、電子計算機教學系統s衛星傳播教學系統等。
在理論建設方面,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觀點和方法被引進電教領域,使電化教學更加科學化、嚴密化、理論化。
教師資格證說課指導匯總 普通話范文精選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