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
1、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歷史性、時代性、社會性,在階級社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教育目的隨時代的變遷及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沒有萬古不變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會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教育目的有本質區別。
3、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養的人各具特色。
文化是一個民族、國家或一個地區世代沿襲下來的文化性格或文化模式,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關系到人們對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
總之,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它反映了社會政治和社會生產的需求,體現了教育的歷史性、階級性和生產力的性質。
二、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具有主觀的性質,是一種理想,它同社會的政治理想、社會理想等緊密聯系在一起。從不同的哲學觀點出發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按照價值取向分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性質分為:傳統教育目的和現代教育目的。
《大學》中開篇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指出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同時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是中國古代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古代西方:“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境地”――柏拉圖
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四、我國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礎上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認為,“人的發展是與社會生產發展相一致的。舊式勞動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大工業機器生產要求人的全面發展,并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 這是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一學說,對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得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理論有以下要點:
(1)人的全面發展是與人的片面發展相對而言的,全面發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發展,怎樣發展,發展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社會條件。
(3)從歷史的進程來看,人的發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4)現代大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5)馬克思預言,人類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
(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