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之學生與教師(10)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策略:(了解)
尊師愛生、民主平等、和諧親密、教學相長是理想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它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經過不斷的調整和優化而生成的。教師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在師生關系的建立與發展中具有主導作用。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學生。
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從教育社會學角度看,教師與學生是屬于學校中涇渭分明的兩種成員,教師是社會文化的代表者與文化傳遞者,屬于“規范性文化”;學生則是社會未成熟者與文化學習者,屬于“需求性文化”,而且教師與學生一般存在年齡差異。因此,教師要與學生有共同語言,就必須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其思想、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個性特點、身體狀況等,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認同學生,信任學生,做一名知心教師。
2、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承擔的任務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享有的權利不同,但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具有獨立的人格,擁有平等對話的權利。許多調查表明,現代的中學生都喜歡朋友式的教師,有才、樂觀、寬容、公正是他們所認同的教師品質。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對待,這不僅僅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更是學生成長的需要,在尊重、平等、公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學會了做人。
3、善于與學生交往。
任何一種人際關系的建立,都需要積極的溝通過程,師生關系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說,由于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多層次性,使得他們之間的溝通更加復雜,容易因理解問題產生沖突。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溝通的技巧和交往策略,主動與學生談話,采用多種溝通渠道,如電話、網絡、書信、組織活動等,密切與學生的關系,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
4、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教師的人格是影響師生關系的核心因素,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富有人格魅力。具體而言:教師要能真誠地對待學生,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情感,言行一致,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愛學生是教師最寶貴的人格品質,也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使學生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要嚴于自律,做到“慎獨”,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