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輔導(1)


一、我國中小學德育的主要原則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對制定德育大綱,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運用德育組織形式等具有指導作用。
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學校德育原則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在系統總結社會主義德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吸收、借鑒歷史上德育原則的有益經驗,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德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系,揭示出德育過程的客觀規律,從而制定出正確處理和解決德育過程中基本矛盾關系的實際工作要求。
我國小學德育的主要原則有:
(一)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學生把平時的學習、勞動和生活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聯系起來。
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為指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把堅持共產主義的方向性與學生日常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二)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疏導原則就是循循善誘原則。
顏回對孔子的循循善誘做出了極高的評價:“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對小學生進行德育,要注重擺事實,講道理,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啟發他們自覺認識問題、自覺履行道德行為規范。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德育要善于把學生的積極性和志趣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批評和處分只能作為輔助方法。
(三)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馬卡連柯:“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