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輔導之小學教育的目的(1)


一、小學教育目的的含義與依據
(一)教育目的的含義
教育目的是人們對教育活動的一種設計。小學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小學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狹義的小學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在小學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 小學教育目的是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依據。它貫穿于小學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小學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它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評價作用。
(二)制定小學教育目的的依據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
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 教育目的不同
不同的國家文化背景
2、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3、人們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反映人們的教育理想,這種理想同政治理想、社會理想等緊密結合在一起。
按照價值取向分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性質分為:傳統教育目的和現代教育目的。
《大學》中開篇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指出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同時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是中國古代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古代西方:“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境地”――柏拉圖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