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個人的發展復習指導(1)


第一節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
(一)概念:個體身心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是人的各方面潛在力量不斷轉化為現實個性的過程。
生理、心理;能力、態度。
身:身體方面的發展,包括機體的正常發育和體質的不斷增強
心:心理方面的發展,包括認識的發展(感覺、記憶、思維)和意向的發展(興趣、情感、意志)
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密不可分,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二)特殊性
1、人的身心發展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
受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孟母三遷) 社會實踐對人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要求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學校與社會實踐的聯系,重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2、人的身心發展具有能動性
要求學校教育中,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一)內發論
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機制決定的。
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
孟子:人的本性是善的,本性中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是仁、義、禮、智四種基本品性的根源,善于自身修養,這四種品性就能得到發展。
弗洛伊德(奧地利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
威爾遜(美國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基因復制”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格塞爾(美國心理學家):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人的身體機能、道德以及其他所有能力的發展順序都受生長規律的制約。
內發論重視人的內部需要以及人體內在的發展機制,但忽視了外部因素對個人的影響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二)外鑠論
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等。
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
荀子:性惡論,認為人是需要改造的
洛克:“白板說”
華生(J.R.Watson,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盜賊。”
外鑠論強調外部力量的作用,重視教育的價值,忽視了個體的內在發展機制,同樣也是片面的。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等)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的發展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沒有個體的積極參與、不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個體的發展不可能實現。在主客觀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對人的發展有著決定性意義。
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正確處理好主客體之間的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